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条分缕析,编排整理,撷取其中对现实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积淀有促进作用的"经典"部分,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进行研究探索。既是拓展档案文化属性,整合、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和民生的切实措施;同时,  相似文献   
2.
<正> “现实主义”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上源远流长。从先秦的《诗经》,至唐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再至清曹雪芹的《红楼梦》,真是一代光辉灿烂于一代。然而历史的车轮滚到二十世纪初叶的时候,由于鸳鸯蝴蝶派“游戏文学”的崛起,而现实主义却几于不振。首先起来革命,要求恢复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是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的一批吸收了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先驱者,如陈独秀、胡适以及文学研究会里的茅盾、郑振铎等人。经过他们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具有悠久历史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还为新文学现实主义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最早提出“现实主义”(当时叫“写实主义”)问题的是陈独秀。一九一五年十一月,他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谈》里就已指出:“凡属自然现  相似文献   
3.
欣逢<经营媒体>出版问世,秉烛夜读,感慨良多,遂记之. 大胆的探索精神 因为是编辑记者出身的缘故,所以,朱夏炎对党报改革的探索并没有停留在理论问题的思考上,而且在具体新闻业务问题上也多有见地.他在书中的一段话就说得很好:一些工作、会议、时政新闻都是新闻"富矿",里面包含着许多读者关心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颇具实力的地域文学群体,中原作家群对河南这片热土有着非同寻常的执着的探索,其中男性小说家们对乡村与农民的描绘与刻画构成了当代曾经很是鼎盛一时的一类写作——乡土叙事——很重要的一部分.多位小说家凭借自己独特的乡土叙事在全国文坛站稳了脚跟,如刘震云的“故乡”系列、阎连科的“耙耧山脉”系列、周大新的“盆地”系列、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系列等等.  相似文献   
5.
1932年,郭沫若在《创造十年》中论及创造社的组织机构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其实像创造社的那一批“天才”,除掉以友情为联系之外,绝没有任何人能以“领袖”的资格来统率的。初看这一段话,很有点疑惑不解,心想,像创造社这样一个在新文学史上有着特殊贡献的大型文学社团,怎么会除掉“友情”之外,没有任何人能以“领袖”的资格来统率它呢? 近读《郁达夫文集》及郑伯奇的《忆创造社及其他》等著作,方领悟到郭沫若这段话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凤才 《出版参考》2010,(10):32-32
有一年.日本最大的帐篷生产商、太阳工业公司董事长能村先生想在东京建一座新的销售大厦。善于动脑筋的他想,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只建一座大厦,不仅一时难以收回成本,而且大厦每日的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怎样能做到既建了大厦.又可以借此开拓新的市场呢?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以写《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而蜚声中外的陈子展先生,有一次与文坛新秀唐弢论及《申报·自由谈》时,曾说过这样一番很耐人寻味的话:如果要写现代文学史,从《新青年》开始提倡的杂感文不能不写;如果论述《新青年》以后杂感文的发展,黎烈文主编的《申报》副刊《自由谈》又不能不写,这样才说得清历史变化的面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与《论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半月刊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历史最悠长、影响面最广泛的第一个小品文杂志。它发起于左联五烈士殉难后的一九三二年,终至日寇占领上海后的一九三九年,先后历经了七个春秋。在《论语》上发表过作品的文人学者多达百数十人,其中自然也不乏象蔡元培、鲁迅、茅盾、老舍、郁达夫、叶绍钧、周作人、朱自清、刘半农、林语堂那样的革命先躯或大手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现代文学史研究工作者对它却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例如林志浩同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就认为:《论语》是“以鸦片烟  相似文献   
9.
毕福海先生的《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大观》,取材新颖,视角独到,彰显了一个有良知、有理想、有追求的文化学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穿越千年历史,融汇古今文化。开卷之篇是雄浑巍峨的万里长城。金戈铁马,狼烟烽火的岁月虽早已离去,但它的代表性建筑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仍光辉灿烂,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同走进新时代。逶迤群山之巅和茫茫戈壁滩深处构筑的长城,抵御外族的入侵,保境安民,乃国家之利器;燕山脚下的"紫禁  相似文献   
10.
毕福海先生的《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大观》,取材新颖,视角独到,彰显了一个有良知、有理想、有追求的文化学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穿越千年历史,融汇古今文化. 开卷之篇是雄浑巍峨的万里长城.金戈铁马,狼烟烽火的岁月虽早已离去,但它的代表性建筑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仍光辉灿烂,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同走进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