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如何通过例题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解题思路的指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化学教学的一个课题,我就“摩尔”第一节为例从教法上谈一点认识。我在讲清摩尔概念之后,对本节的三个例题的教法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的做法,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审题、析题、解题、质疑、编题。使例题更好的发挥示范作用。我首先引导学生自学,即先由学生默读题目(不看解法),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演算。要求在运算过程中都要写明单位,每一题都要作“答”。这时我注意收集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重视和加强实验,不能只满足于实验是否做成功,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通过最近有机化学的教学,就培养学生能力问题,谈谈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一、指导观察实验现象感知是接受知识的开始。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许多鲜明的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然而仅仅要求学生一般地观察是不够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观察,以便把握住现象的本质。例如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分催化裂化,部分裂化气冷凝,气态烃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三个部分,需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特别在实验教材中,关于物质的鉴定和鉴别的内容,占有突出地位。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学生在中学现阶段掌握所学过的各物质的特性,还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概念和理论。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的技能技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烃的衍生物”一章教学中,对教法作了一些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在教学这一章时注意到传授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对教材内容适当调整,重新组织。例如“醛和酮”是全章很重要的一节。教材首先介绍羰基,然后引入醛基,给出醛的定义,得出醛的通式,进一步介绍酮的定义和通式,接着教材选择乙醛作为醛的代表物,逐点介绍了乙醛的物性、结构式、化学性质和制法,而后再来认识其它醛类和酮类的结构与性质,如甲醛和丙酮。教材作这样的编排未尝不可,但若按这样的顺序去讲课,主要有两点不足:(一)平铺直叙,重点不  相似文献   
5.
一、从有目的、有选择的观察做起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从有目的,有选择的观察实验现象做起。 例如,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分催化裂化,部分裂化气冷凝,气态烃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三个部分,观察的目的应放在石蜡(加有催化剂)熔化后,继续加热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冷凝装置中出现雾状物及液滴,和插入高锰酸钾溶液的导管有多量气泡的逸出,并以此为主要现象和同学共同讨论,得出由固态烃石蜡经催化裂化得到液态烃和气态烃的总的概念。其次,再要求学生从生成的液体汽油气味及其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反应等现象的观察,分析生成的烃含不饱和烃成分。  相似文献   
6.
化学实验的现象鲜明生动,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积极地进行思维.重要的一条.是要善于设疑,要把问题提得准,提得好,使学生始终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索状态。我们认为在实验时设疑需注意下列几点:1、提的问题要准确,要有层次。准确就是要紧扣实验内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有层次可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思考问题,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如:“铁在氧气里燃烧”这一实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对我校高一年级全体学生作了课内外实验一体化改革的尝试。课内外实验一体化改革的提出课内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其内容与教材联系密切,意在强化课堂讲授的知识。在课内实验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