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九渊家族及其家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社会里有许多大家族,他们作为统治社会的基础力量,广泛而长久地存在于各地。氏族社会的残余影响,血亲关系的纽带联系,宗法制度与礼教的强化作用,自然经济的物质生活条件,种种因素的聚合,使中国封建大家族久久不退出历史舞台。大家族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对它们作个案研究,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明白它们究竟怎  相似文献   
2.
江西城镇发展的历史特点和近百年来的演变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城镇的发展,是在漫长的社会历史演进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既体现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显示出自身的个性特性,近百年来,前半段受战争-主要是日寇侵略战争的破坏,急剧衰落;后半段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迅速振进,在城市化的大潮中,江西的城镇虽已形成网络,却水平偏代,辐射面较狭。蕴含的潜力巨大,正待发掘。问题与潜力并在,机遇与挑战同时。大力提高城镇水平,充分培植中小城市,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4.
江西历史文化特征概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赣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普遍性品格中,有自身的个性特征。维护国家统一,与皇朝中央保持一致,有强烈的政治向心意识;重视修身,砥砺节操,文节俱高是特色;重视立志,积极进取,高扬主体性精神;善于开拓学术,创立流派,有独立学术品格;延纳四方,兼容并蓄,有开放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永佃权是从封建租佃关系中发展出来的,以对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永佃权就是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是农民的人身地位提高以后,通过斗争获得的。江西农村的永佃制租佃关系,始见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民国时期依然存在。永佃制的租佃关系有利于生产发展,也会在土地使用权的转移中产生“二地主”。在封建制度下,永佃制引发出经营土地者,却不能减轻佃农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豫章",是春秋战国时代长江北岸的地名,西汉初年开始是最高地方行政区"郡"的名称。豫章郡之得名,流行的说法是因境内多大樟树。随着行政区制度演变,豫章郡级别下降,辖区缩小,由管辖江西全境退为只辖赣北南昌地区,隋唐时退出行政区系列。然而历史古老,社会影响大,豫章成了闻名的"郡望",既代指南昌,也代称江西行省。历代著述、故里乡贯、书院学校、人物别号等,都有冠以"豫章"的。豫章,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久享盛誉,沿用不衰。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地区是指沿湖的南昌、新建、永修、德安、星子、九江、湖口、都昌、鄱阳、余干、进贤等十一县。讨论的问题属古史范围,故南昌市、九江市二市区包括在内。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自然资源充足,物产丰盛,是闻名的粮仓、渔场。鄱阳湖汇纳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五大河系之水,北出长江,西联湘鄂,东达皖苏,是江西的北大门,又是长江中下游之锁钥。往南,溯赣江而达大瘐岭,是联接中原与岭南的转运站。便捷的水  相似文献   
8.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和提倡,迅速在我国各地传播开来,流毒极为深广。有时候,由于争夺财富和剥削对象的矛盾,封建朝廷偶尔采取过毁佛的措施,但是为时极短,很快重新恢复,泛滥起来。封建士大夫之中,许多有识之士排佛,但是也有大批人信佛、扬佛,认为它有益于治道,例如,刘禹锡说:佛教能“阴助教化”,可以起“刑政不及”的作用。于是,“天下名山水域为佛地者什有八九”(李觏《修梓山寺殿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宋代民风普遍好讼的社会历史背景 ,重点分析了宋代福建地区的民间诉讼问题 ,指出由于社会生产的逐渐发展 ,宋代福建人地矛盾的也日趋急剧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统治腐朽、赋税苛重便成为宋代福建以争夺田产为主民间财产诉讼案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农民战争史研究中,长期争论着一个问题,就是农民是不是皇权主义者,农民起义领袖有没有皇权主义思想。在讨论中,主要是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有,一种认为无。有无之中又存在互相渗透,即主张有的人承认一定条件下的无,主张无的人承认一定条件下的有。史学领域内的这个争鸣,在林彪、“四人帮”横行肆虐时期遭到扼杀,谁如果认为农民起义领袖有皇权主义思想,就会被戴上“污蔑农民革命”、“污蔑贫下中农”的帽子。大家吓得不敢吭声了。“四人帮”的反革命极左路线在史学领域中泛滥成灾了。讲中国古代史只讲农民起义(后来又只讲所谓的儒法斗争),每次农民起义只讲一个,最多二个起义领袖,而讲这几个农民领袖的时候就拼命拔高,把他们说得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品德,描绘成无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