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孟子对《春秋》微言以明王事的提挈后,司马迁是揭示《春秋》书法并给予高度评价的又一人。《春秋》书法不仅用来解读《春秋》大义,而且是理解《史记》的指南针。《春秋》与《史记》非唯体裁有别,宗旨也异趣:前者以明王事昭戒为目标,后者旨在究天人、通古今,成一家之言。缘此,司马迁于继承中有新变,做了相应的改良。文章结合"属辞比事"与《春秋》"四例",论析《李将军列传》如何运用《春秋》书法。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援诗入史,不是直引《诗经》为主,而是通过叙事中的人物新作一首歌,来抒发个人心情或是透过民歌、童谣,对其中的人、事、物表达爱憎情感。这些意味着歌谣的创作和吟咏是出现在特定的叙事背景中,而歌谣和叙事又相互说明、印证,或辅助叙事,或抒情、议论。它们不仅传递时人的真切感受、生活面貌,而且也从侧面反映了司马迁深切的人生体验和历史思考。这种带有双重情意的歌谣,不仅赋予史料更深广的内涵,而且贯串古今时空,使读者进入历史场景,体味人物的心酸血泪,制造共鸣效果,传达更深沉的讽意,或促成叙事时空的推展,启发联想,形成言有尽意无穷的诗性美感。这是司马迁继承新变,体史义诗,而能成其一家之言的珠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