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很喜欢刘晓东博士(以下简称“刘博”)的文章及文章里所洋溢出的哲学智慧和执著的钻探精神。他对儿童充满人性的研究使得其理论有滋有味,为儿童的教育描绘出一幅灿烂的前景。这一切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振动作用及清明作用。今年《学前教育研究》前几期的“争鸣”栏目中真正争起来了的便是孙民从(以下简称“孙先生”)与刘博的商榷之文。能看到这种真正的争鸣真是太好了。我仔细拜读了孙先生“也论儿童的精神”一文,他对“儿童精神”这一领域也颇有研究,文笔婉转但又突现了他与刘博在对儿童精神认识方面的本质区别。刘…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课题研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空洞无边。能用统整的观念来考虑教改中的问题,确定一个宏观上的大课题,这是件好事。然而,实际情况往往与这种预设目标相距甚远。最突出的问题是研究力量与课题极不相称(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结果是许多大型课题开题时只见方案不见与其相适应的课程,操作时只见零星点缀的几节公开课,不见科学规范的操作过程,结  相似文献   
3.
理论学习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总是以传统的方式,如出勤率、书面记录情况、摘录的文字数量等来评价教师的学习效果,这样做重视了学习的外在形式却忽视了学习的实质和目的.为此,我们改革了学习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
教案教学要求: 大组:初步懂得将一个实物分成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学会把一个物体二等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提高判断推理能力。小组:学会搓、压成圆而光滑的饼。初步学会在饼上印花,培养幼儿操作能力。教学准备: 1.红、绿圆形纸三张,正方形、长方形二等分分解示意图各四幅。2.若干只盒子(与幼儿数同。大组盒内有两根等长的毛线,若干长方形、正方形纸,小刀、剪  相似文献   
5.
作品赏析歌词朴实形象,易被幼儿所理解。歌曲在多次重复旋律的过程中,描绘了农村幼儿常见到的蚂蚁成群结队合力运粮的场面,表现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主题。虽然有六段歌词,但由于是按自然数排列,且大部  相似文献   
6.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本着这种态度,我鼓足勇气与《幼教改革,三思而后行》(详见《幼儿教育》2003年第9、10期)的作者进行商榷。诚然,我国幼教改革需要反思的问题很多,但本文仅就两位老师的部分对话内容进行反思,敬请两位老师不吝赐教,同时企盼引起同行们的反思。一、看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关系在理想与现实这对矛盾中,既存在着截然相反甚至是势不两立的大矛盾,即李博士所说的“对决”状态,也存在着十分接近甚至趋向一致的小矛盾,但更多的是处于中间状态的矛盾。对于这些矛盾,有时,我们只需要对现实稍加改进,就可以达到一个适当的理…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专制型家庭,孩子缺乏自信专制型家庭的主要特点是父母威信占绝对地位,孩子完全按父母的意志生活。家长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经常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孩子稍有差错便指责“你怎么总是这样?”“你怎么老是没耳朵呢?”常用“不能怎样、应该怎样”等词语来教育孩子,且目光挑剔。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我什么都不会”、“我一样都不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显得越来越迫切。我市在近三年中,由教研员结合教研工作来直接培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收到明显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我看我国幼教改革之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本着这种态度,我鼓足勇气与《幼教改革,三思而后行》(详见《幼儿教育》2003年第9、10期)的作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人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最佳时期,幼儿的游戏活动过程几乎可以看作是成人创新过程的雏形期,然而,幼儿的创新精神就其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而言,仅仅处于启蒙阶段,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1.无目的性。“创新”与“创造”在“新”的角度上讲属同一概念,但从“指向”这一角度讲却各有所重。“创造”更多地体现为“新事物”的结果,可能是无形的思想,或有形的物体。“创新”的特质则更多地体现为对一种状态的新、旧性质的描述,是伴随着创造过程的一种质的规定性。不一定会有什么结果,但却可以存在在创造之前(如意识)及创造之后(如创新精神、创新的人格倾向特点等)。因此,幼儿的活动更多地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