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数乘向量是平面向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a=λb”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能起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功效,它在解高考解几试题中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重视过程参与 培养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学习是再发现再创造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种再创造再发现活动 ,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维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也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 ,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过程参与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1 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材上的定义常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上)(试验修订本·必修)>P30有这样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上)(试验修订本·必修)第30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5.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它蕴涵着丰富的教学功能,教学中应充分加以挖掘,力求在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方法的掌握,特别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有所突破.笔者在该定理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课本上证明方法提出的两点疑问,师生共同完成了一次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感受语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何实践,我认为离不开生活,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如何让学生感受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感受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呢?那就是想尽各种办法提供机会,创造环境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感受新生活,感受新语文,从而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阿宝,阿宝,你慢点儿跑……”每当回忆起小时候,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与阿宝玩闹时的情景,那种快乐是触碰得到的。  相似文献   
8.
感受语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何实践,我认为离不开生活,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如何让学生感受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感受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呢?那就是想尽各种办法提供机会,创造环境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感受新生活,感受新语文,从而全面提高语文能力。一、通过课内阅读感受语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例子,学生要学习,老师不但要教,而且要认认真真地教。在教给学生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香菱学诗终有所成,除了自身的刻苦,更得益于黛玉这位老师。 按说香菱拜宝钗为师更为有利,一则她为宝钗的嫂子(尽管身份是妾),同处一府方便请教,二则宝钗的水平也堪为其师。香菱舍近求远,是因为在宝钗认为女孩子无才便是德,多少让香菱敬而远之。黛玉没有因为香菱与宝钗的关系而拒绝她,心无城府;更没有世俗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能力考查是每年高考数学命题的核心,是历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重要的不可逆转的趋向.2003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江苏卷)除了继续强化对《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表明的数学四大学科能力的考查之外,还特别注重了对考生的学习潜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