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教学本质问题是教学论的本体论问题,确认教学本质的科学内涵,有益于教学理论的建构和教学实践的深化。然而,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文章运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特殊认识说""实践说""交往说"三种教学本质观。首先,对三种观点进行了纵向分析,然后分别从立论根据、具体分歧点和联系三个角度对三种教学本质观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对比研究,说明教学本质的研究应该多纬度探索、开放融合、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其理论体系却没有得到较好的构建。借鉴斯坦纳的理论分类方式,教育学的最终归属是人文科学理论,它是研究理论的学科又是研究实践的学科。教育研究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诸如“反溯”、“演绎”、“归纳”,从而建立起教育理论的各种模式。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但教育模式在教育理论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对某一教育实践做理论概括得到一种教育模式,深化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又在这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做简要概括,以提供教育实践选择。故而教育理论的建构方式是: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3.
高校高层次人才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他们进行科学考核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调研和访谈阐述了目前高校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高校高层次人才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即明确对高层次人才考核的定位,建立合理的考核周期制度,着重引入教学、团队、考勤和经费四项考核,建立有效的考核沟通和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胡森教育平等思想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典教育学家胡森对“平等”和“机会”分别进行界说,分析教育面前机会均等的概念,认为因哲学观不同教育平等观念依次经历了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新概念的阶段。同时提出起点、中介性阶段和最后目标的三种平等涵义及其相对应的社会价值,形成了效率优先的起点平等论、公平优先的过程平等论和突出个性发展的结果平等论三种理论形态。胡森的教育平等观较为全面而深刻,蕴涵了唯物辩证法思想,概括了现代教育的一些新探索,对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办学理念的缺失是我国中小学办学的普遍现象:有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虽然明确提出了办学理念,却又存在“口号化”、“名不副实”等情况。然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等都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因此,学校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努力提炼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本期“视点”,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缺失现状、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包括校训的提炼)、办学理念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对学校如何走向理念办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反事实思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指个体对过去事件加以否定并构建出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从反事实思维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以及反事实思维的功能这两方面来讨论反事实思维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对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校训与办学理念的一般论述 在讨论校训与办学理念之前,应首先弄清什么是校训,什么是办学理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进一步讨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9.
平等和教育平等是两个较为复杂的范畴。莱伊从平等的对象、范围和目标等三个方面对平等范畴做了界定,认为平等对象包括个人平等、组内平等和组别平等,平等范围有分配和所得两种,平等目标则包括结果平等和机会平等。他进一步从平等的价值、属性、选择原则出发,对平等的选择进行了阐述。莱伊对平等的研究从多方面启发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平等,对教育中的平等理解以及教育平等的选择等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