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转喻机制的相关理论,结合认知翻译观,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及《2012年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同义对称四字格的英译文为语料库,分析政治报告文本中汉语同义对称四字格英译的认知规律。研究发现,政治报告文本中汉语同义对称四字格的英译过程涉及以下三种认知手段:1.尊重政治报告文本的文体特征,合理发挥创造性思维;2.结合译入语语言机制,注重贴近受众原型思维;3.分析中英社会文化背景,积极运用隐喻、转喻思维。  相似文献   
2.
儒家经典《孟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已有近两百年英译史,但目前《孟子》各译本的研究现状尚不明朗。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分析法,批郤导窾式地回顾了《孟子》英译研究的概况。研究发现:国外《孟子》英译研究逐渐式微,国内成果日渐丰硕,但国内外研究的对象均集中于名家译本,学者们各自为战,研究方法和视角单一,研究未成体系。未来研究应拓展研究对象,既深入译本内部,又涉及译本外部,重视副文本及译者研究,强化定量研究的作用,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中国智慧的异域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讨论了英语成对词的构型,以及其两个构成因子之间的语义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概念合成理论为指导,解读了英语成对词的意义,并根据对其解读所需经历的概念合成次数的多少,将其分为三类:一次合成型、二次合成型和三次合成型成对词.文章还揭示了成对词意义背后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发现了一些隐喻型或转喻型成对词以及先转喻后隐喻型成对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数据统计软件,主要通过网络、通讯和实地考查相结合的市场调查方式,进行数据定量统计,综合分析宁波地区翻译服务产业的现状。研究历时4个月,调查范围覆盖翻译活动相对频繁、市场需求相对旺盛的东部大港——宁波,调查对象包括具备一定规模和市场经验的十家翻译公司,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呈现宁波地区翻译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看法。结果表明:翻译公司之间的问题因发展规模的区别性而各有不同,宁波地区翻译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呈基本繁荣趋势。  相似文献   
5.
《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是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乡土风味浓郁,充满浪漫主义奇想,流露出作者本人的保守观点,也巧妙暗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本文通过对《瑞普·凡·温克尔》片段的翻译,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小说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文化转向”使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重视。本文从创造性叛逆角度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提出了主体性有其受动的一面,基于创造性叛逆的三种类型,即特色翻译、有意识误译和改编,以《红楼梦》英译本为语料,分析了译者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展现不同译文风貌的主体性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7.
协同型口译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口译活动的瞬时性、现场性和功能性特点,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当代教育科学的现实背景,基于"过程导向"口译培训思想及系统科学运动机理,依托我国东部沿海得天独厚的外向型社会经济,构建"以多元空间连通互动为主线,以职业化能力综合并进为目标"的协同型口译教学模式,在模式内涵、运作机制和应用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希望为职业化导向的口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含蓄隽永、短小精美、感人至深,有多种英译本。本文以张培基《匆匆》英译本为例,从词汇、结构和音韵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译本符合散文翻译"信、达、美"的原则;进一步论证了张培基散文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白衣修女”艾米莉·狄金森以其作品的内容新颖、诗风自由而名垂青史 ,其中相当一部分描写自然的小诗清新隽永 ,颇具代表性。对诗人的独特诗风进行溯源 ,即可发现 19世纪超验主义思潮及其代表人物爱默生极大地影响了诗人的思想及作品 ,在形成狄金森独特诗风的诸多因素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发现 ,诗人不仅限于承接旁人思想 ,而是致力于创造性的开拓 ,取他家之长 ,凝聚自身精华 ,成功地开创了一代诗风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喜剧小品作为语言类节目中的一朵奇葩,叙事风格独树一帜,以小见大、针砭时弊,并因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和幽默的语言倍受观众的喜爱。文章尝试分析2011年春晚小品《同桌的你》是如何通过违背合作原则来达到幽默效果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