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继《谭史斋论稿》(2001)、《谭史斋论稿续编》(2004)之后,葛志毅教授的新著《谭史斋论稿三编》,继续秉持其考镜源流、出经入史和人文会归的治学特色,一方面苦心承绍古代学术固有传统,一方面竭力再建当代文化统系,其学术旨趣多有迥异时流之处。  相似文献   
2.
《谭史斋论稿续编》是葛志毅先生最近推出的又一部古史论文结集,内容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历史文化本原面貌及其流变的考辨和中西学术思想范式差异的论析评说。葛先生在抽绎、归纳多年古史研究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中西学术研究思想方法差异的深刻体会,从理论的高度指出当下学术研究应有明确的使命方向,即走出西方文化神圣阴影,弘扬中国文化有价值的本原传统。从内容之广博、资料之翔实、方法之独到和思想之深刻等鲜明的学术特点来看,《续编》无疑堪称古史研究的又一部力著。  相似文献   
3.
西汉初期,统治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实行了名的黄老政治。史学界对于黄老政治研究尤其在黄老政治的解释,实行的起始时间等可谓聚讼纷纭。本通过对黄老思想的主旨,汉初黄老政治的具体分析等一些问题的探讨,提出黄老政治起始于汉高祖时期,从而修正了其源于汉惠帝时期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4.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才能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方向和指南。本刊特邀韩志斌、邹芙都、郑威、徐昭峰、谢乃和、梁晨、郭辉、董杰等八位历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科技史)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就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深入认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与意义等议题展开笔谈,以期为推动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春秋家臣屡叛与“陪臣执国命”成因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社会政治演变过程中,本为周代贵族最低阶层的家臣在春秋后期屡叛其主,甚至执掌一国之政,构成了先秦政治史上的奇观。其叛乱按照家臣身份可以分为三类:地位一般而受私家宠爱的家臣、职司邑政的邑宰和统掌贵族家政的家宰之叛。其特点是集中于世秉周礼的鲁国,家臣屡叛除了家臣与家主个人之间恩怨外,还有各种社会历史客观原因。私家应对家臣屡叛而对传统宗法型家臣制度的革新,为战国官僚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