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前言言语暗示是进行心理词节的重要手段。通过具有暗示性特色的言语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使其发生有利练习的思维变化。暗示性的言语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用于彼此交流思想的口头对话。它声音低沉,含意简明,需要表情语调补充。暗示对话近似独自,需对方心神领会或默认,一般不做口头回答,或只以表情动作示意;多用省略句,形象直观,很少有深层含意,语气结构完整;应用肯定句而不用否定句,可伴以温和,鼓励性语调。言语暗示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两种形式。他人暗示属于外部口头对话暗示,自我暗示属于自言自语对话或内部自我对话。  相似文献   
2.
中学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偏重于课的基本部分的教学质量,以达到一定的强度和密度。但对体育课结束部分的工作往往被忽视,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恢复和调节,加之目前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不合理,体育课后仍安排有其它学科的教学。由于体育教师没有做好恢复和调节工作,学生在课后仍处于疲劳状态,势必会影响到下一节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以致遭到其他课任教师的埋怨。这也往往造成体育课教学不被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连锁反应的最后结果只能造成体育课教学得不到很好的开展。所以如何做好体育课结束前的恢复调节工作,以保证体育课后的学生仍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堂课的学习中去成了体育教帅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