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万古传诵的名篇 ,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什么原因呢 ?且不说诗歌的思想意旨 ,只看第一、二句就显出令人惊叹的蕴藉、精警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看到的只可能是眼前的明月边关 ,但偏偏说“秦时明月汉时关” ,这样就把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与眼前的明月边关这不同时间的两幅画面叠合在一起来 ;后一句单句看 ,本是一个特定时间的情景 ,万里征战 ,少有生还 ,但联系前一句 ,就让人立时看到一个穿透历史的画面 :从秦汉到现在 ,连续几百年 ,边关征战一直未有人生还。如此前后两句就以…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万古传诵的名篇,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什么原因呢?且不说诗歌的思想意旨,只看第一、二句就显出令人惊叹的蕴藉、精警:“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看到的只可能是眼前的明月边关,但偏偏说“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就把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与眼前的明月边关这不同时间的两幅画面叠合在一起来;后一句单句看,本是一个特定时间的情景,万里征战,少有生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