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一、“语言暴力”剖析所谓“语言暴力”,就是诉诸于口头或书面的暴力行为,它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表面上看,语言伤害比体罚要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近期结果看,它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压抑学生的心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其和教师的对立情绪,直至引起厌学、辍学;从长期影响看,它刺伤了学生的心灵,容易…  相似文献   
2.
正私下和同事聊天,说起班上有些学生不遵守纪律,我眼前不由浮现一位名叫小雨(化名)的小男孩。他顽劣异常,上课时经常无端插嘴,扰乱课堂纪律。老师对他批评教育,很想使他规规矩矩地听课,结果他一如既往,丝毫未见长进。时间一长,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对他失去了教育的耐心,把他的位子放在靠教室前门的地方,至于他干什么则悉听尊便。老师  相似文献   
3.
谢全民 《班主任》2006,(10):20-20
刚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了毛山乡村小学,教三年级语文兼班主任. 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我正在批阅学生的作文.三年级学生刚学习写作文,大都写得很短,干巴巴的一页,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读起来就像喝白开水.批改这样的作文不免沉闷.  相似文献   
4.
一、"语言暴力"剖析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诉诸于口头或书面的暴力行为,它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表面上看,语言伤害比体罚要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近期结果看,它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压抑学生的心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其和教师的对立情绪,直至引起厌学、辍学;从长期影响看,它刺伤了学生的心灵,容易造成学生孤闭、冷漠、不合群的畸形心理,成为孩子一生无法消除的痛.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后果,这不仅是教师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5.
一所农村学校为响应上级号召,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布:学校将以科研工作为抓手,要求每个年级组及骨干教师,必须申报一项课题,并对照课题申报立项的级别,校方将根据申报课题的级别情况给予评优、晋级、外出学习等方面的优先考虑。一时间,学校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在许多农村学  相似文献   
6.
其实,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朗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然而,从农村小学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对朗读不够重视或训练难以到位,导致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不喜欢朗读等状况。本文是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现状的看法以及有效朗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