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文的人文性可以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但高考让我们忽略了太多语文课带来的文学、艺术的熏陶。考试只是竞争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培养出能考高分的学生,只是教育的部分成功;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才是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谢宏鲜 《成才之路》2009,(32):41-41
新课程、新理念,随之而来的当然要有新的语文课堂导学观念。我认为,要做到这方面的改革,必须着重抓好两点:一是学生怎样学,二是教师如何引导。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和人文素养,倡导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探究。明确了语文学习的五大目标:积累和记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怎样让学生自觉地参加学习活动,而不是我要讲什么,我要教给他们什么。具体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时光飞逝     
小的时候,写总结总是喜欢以时光飞逝开头,但是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才突然明白,飞的不是时光,而是我们自己. --题记 门外有一条永不停息的河,太阳的照射总是让人能感觉得到它的金碧辉煌,我喜欢牵着妹妹的手走在河边,看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渐渐地消失.  相似文献   
4.
大城小爱     
立骨:使主题集中的“点睛之手” 立骨.就是用一字或一词或一句话概括全要旨。用它作为纵贯整个布局的中心.是一只“点睛之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立骨于“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蕴藉着一个“乐”字。高考作也不例外,譬如2006年全国卷满分作《阅读是一种孤独》,立骨于“阅读是一种孤独”,采用段首亮出论点的形式组构全: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全把“阅读”的感觉用“孤独”概括.既首尾圆合,不枝不蔓;又一目了然。集中鲜明。古人作爱讲眼,就是认取全之“眼”.而“眼”即是作对笔下事物的特有发现或独特感受;今人作所说“立骨”。就是深究材料内蕴。抓取核心意义.并将它一贯到底。掌握“立骨”的主题表现手法有助于考生提炼素材.集中主题,在考场作上,这种手法大有作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