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或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保健功能和协调功能.这些功能在我们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开发情感,挖掘教材中所寓含的思想感情,发挥情感的感染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真切动人的道德情感感受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熏陶.一个人的情感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一个人情感世界的贫乏以致畸变,往往比知识的贫乏和缺失具有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谢家芝 《教学随笔》2013,(8):105-106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作为基础课程,教材的编排,教学的内容,教师的"照本宣科",让学生难提兴趣。所以,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在体现幼教这一职业特点,围绕实现由"中职学生"到"幼教教师"角色的顺利转变上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