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1.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要确立大学和谐发展观,消除当前大学在发展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不协调,促进大学校园和谐、稳定、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特殊群体,占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较大的比重,在经历中国社会转型与教育体制变革过程中,他们的选择行为、成长状况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考察浙江省金华地区中师学历背景教师的成长状况,总结这一群体成长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百村调查"课题组及其所邀请的学者在三年多的短时段内,见证和参与了九溪村从一个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物质困乏的村庄发展到经济与精神两者协调发展的"时空压缩"的艰难历程。本文拟以这一历程作为研究背景,同时也对百村调查课题组进入村寨的过程及在为谋求村庄发展的事件进行展现和解读。通过个案来管窥课题组及其学者与村庄发展间的关系,为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一种可行性路径和渠道.  相似文献   
5.
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为我们看待箐口村田棚的流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过去的田棚形成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圈,而如今却衰败了,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现代化使然,具体来说,旅游开发是造成这一衰败的直接原因和加速器,利益主体的缺失则是根本原因。这一地方性知识即将消失的无可挽回值得我们在地方性知识的保护和传承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建筑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能直接显示出与环境的相关性.采用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旅游开发即21世纪初作为村域建筑的留与变的时间点.从菁口村的田棚和蘑菇房入手探讨了村落建筑在随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的存留与嬗变.充分说明了不论是蘑菇房还是田棚都体现了对地方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并随着场域内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谢小芹 《教师》2014,(35):52-52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审题→设元→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列方程或列不等式→解方程或解不等式→检验→写答案。关键步骤是正确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在反复读题中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