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其成功不仅在于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的语言。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是老舍先生在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内心基础上的匠心独用,体现了老舍语言的一大特点---实而不华,华而不虚,这些比喻具有鲜明的特色---乡土情结,俗而不俗。  相似文献   
2.
古音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一时期的古音研究都是在前期古音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有对前期的继承,又有本时期新的发展,这种传承在研究动因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对古音研究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古音研究的动因主要有四种:为读经而研究;为写诗作赋而研究;专业的为研究而研究;专业的为实用而研究。  相似文献   
3.
观察宋元时期的几种韵图,从中能清楚地看到宋元时期语言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异摄趋同现象是这时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这时期比较系统、比较重要的异摄趋同有三对,即:江、宕二摄合流;梗、曾二摄合流;果、假二摄合流。通过对宋元时期的三种韵图——《四声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切韵指掌图》的分析以及其他文献材料来探讨异摄趋同现象,以此观测他们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4.
复辅音问题是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本汉利用汉字谐声关系提出并构拟了一系列复辅音声母,主要有两类:一是来母与其他声母相谐;一是鼻音泥娘日明与其他声母互谐。通过研究《汉文典》的复辅音构拟,认为其存在不足:缺乏客观合理性,缺乏系统性,有一定的形式主义。但不能因此而否认高本汉复辅音声母对古汉语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