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型城镇化具有五大基本内核:农民工市民化是核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壮大二、三产业是基础,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城市文化建设是灵魂。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面临五大制度诉求:土地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专项转移支付到一般性转移支付,身份制度从身份特权到契约平等,府际关系从竞争到合作,决策制度从个人决策到民主决策。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要求处理好五大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土地、人力、资本三大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推进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合理配置;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健全城镇建设民主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建立新型城镇化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更新大势之下,具备大量历史遗存、受到政策支持的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备受瞩目、发展迅猛,但与之相对的非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常常被忽视。众多案例表明,一定条件下,非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可能通过积极保护与更新,成为典型历史文化街区,也可能因消极管理转向商业化或熵增化发展。但这些转化路径存在名不副实、过度商业化、过度熵增化的困境。从更新理念、制度体系、评估体系、发展模式角度对此类现象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非典型历史文化街区转化与发展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谢来位 《继续教育》2006,20(9):16-19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构建一个以终身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教育培训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学习化社会是一个能支持个人终生学习的社会。”现代社会社区成了城市微观管理的基本单位,因此,“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人的全面发展、西部人力资源状况以及教育资源的“瓶颈”制约对西部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科普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内容的学校教育培训体系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是,鉴于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西部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急需思路创新。以便大面积地、全方位地、系统地、迅速地提高西部农村人力资源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加大公共管理高级人才培养力度。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公共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服务性对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方法失当、学术严肃性不足等问题。亟需构建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一二三四五”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坚持将“以理论为分析工具、基于实践研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作为主线,注重科研创新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二重研究意义,抓住研究问题选择、研究设计和得出研究结论三个关键环节,注重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等四种研究方式,开展学术论文、调研报告(问题研究)、案例分析、政策分析、项目开发方案设计五种类型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