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云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沿海和内地相比,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状况。但19世纪下半叶后由于滇越铁路的通车以及社会秩序稳定等因素,抗战前云南商业得以初步繁荣。商号增加、新兴行业出现、商人结构发生变化,并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城市,从而促进了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云南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民主党派继续与中国共产党竭诚合作,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并逐步克服自身的弱点,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推翻反动派统治、建立新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纵观8年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并存.他们互相依托组合起来和敌人角胜,同时彼此间又存在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从而导致了中日间军事形势的演变和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两个战场是决定抗日战争的面貌和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着历史的进步,西欧的商业开始发展起来。中世纪早期的商业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巩固;另一方面,又在瓦解着自然经济,而它的继续发展则为封建制度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抗战文化是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而兴起的,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独具特色,对推动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抗战期间,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给云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云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云南出现了近现代史上文化发展的一次高潮。繁荣的云南抗战文化是全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间势力是指介于国民党政权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农阶级之间的社会政治力量。“九.一八”事变后,中间势力中的许多爱国人士和社会团体发起了各种形式的救国运动,强烈主张抗日救国,从而实现了中间势力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双重觉醒。而《申报》和《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则表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和立场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芦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悲壮史剧的序幕。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多变的过程,而1937年到1941年是中美关系逐渐变化的关键时期,美国抗战初期的消极不承认主义逐渐转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支持中国抵抗日本的援华制日立场上来。客观地评价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和认识处理当今时代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法战争后,西南门户的洞开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进程。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尤其是近代医院、学校的开办,客观上促进了云南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法国的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也深深地影响着云南人。大量向国外派遣留学生、西方科技的引入,在云南树立了一种不落人后的“先进”省份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于蒋介石实行消灭异已的政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国民党中央一直存在着矛盾、分裂和斗争,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抗战,国民党中央和各地实力派不得不在“共赴国难”的口号下结束对抗,合作御侮。然而蒋介石集团消灭异已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实力派抗日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