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
第十三章罗马帝国时期的亚洲西部和南部国家一、课时计划第一课时(教材:安息跟罗马的斗争、波斯的复兴、五一——五三页) 1.安息和罗马的斗争:(一)安息和罗马斗争的原因 (二)安息和罗马长期战争及安息的衰亡 2.波斯的复兴:(一)萨赞王朝的建立 (二)萨赞波斯与罗马的斗争第二课时(教材:大月氏的隆盛和衰落、?哒、五四——五五页) 1.大月氏:(一)大月氏人的建国 (二)佛教在大月氏的传布 (三  相似文献   
2.
考虑可能影响地区就业增长的微观和宏观因素,利用我国2000—2009年31个省市区高技术产业的数据,通过面板PDL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企业进入和产业波动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入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波浪形的变化趋势,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企业进入对就业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从中期来看则表现为负向影响;产业波动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呈现出先正后负的变化趋势,在短期内产业波动可以促进就业增长,长期内则会抑制就业增长。政府应降低行政性准入壁垒对企业进入的消极影响,营造公平的市场进入环境和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第四章古代波斯一、课时计划(根据课本编者意见用一小时讲完) 1.伊朗高原和波斯部落 2.波斯帝国的兴起:居鲁士和冈比西 3.大流士和波斯帝国的巩固:(一)大流士时代的波斯帝国国境 (二)大流士的统治政策(三)波斯帝国商业的发展 4.波斯帝国的衰亡二、简要说明根据课本编者意见,这一章用一小时讲完,份量是够重的。因之我们认为这一课只能是从各方面对古代波斯做一个概括的介绍。重点可以放在大流士的统治政策上,以说明古代东方奴隶制军事大帝国的政治特点。因进度关系,本章无须补充教材和作更多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第十五章东罗马帝国一、课时计划第一课时(教材:五到六世纪的东罗马、查士丁尼再建罗马帝国的企图、七八至八一页) (1) 五到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一)东罗马帝国经济的繁荣(城市、对外贸易)(二)东罗马帝国的社会制度(奴隶制的继续盛行) (2) 查士丁尼的企图重建罗马帝国:(一)查士丁尼的统治和查士丁尼法典 (二)查士丁尼的对外侵略第二课时(教材:革命运动和外族入侵、八到十一世纪的东罗马、八一至八三页)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三年七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对於中学历史课程的科目编排,参照着苏联的先进学制作了调整。调整後,初中历史课的质量将大为提高。因为新计划既避免了高初中历史课科目的重复,中学历史课每一科目的教学时数就得到了增加,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担任初中世界史的教师,比去年的任务更重了,因为按照新教学计划,初中世界史增加的时间最多,而四年来,据我们所知,初中历史教师对世界史尤其是古代和中世史教学研究做得最少,因之现有基础也较薄弱。所以在新教学计划的要求下,集中相当力量研究初中世界史教学问题,恐为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工作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今年寒假,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编印了新的初中世界古代史课本第一册。这个课本是根据苏联五、六年级的历史课本缩编的,对於我们的教学一定有  相似文献   
6.
第十二章罗马帝国一、课时计划第一课时(教材:奥古斯都的统治、罗马的社会生活、三十四至三十七页) (1) 奥古斯都的统治:(一)奥古斯都的统治政策(政治制度、奥古斯都的?力和社会政策)(二)近卫军(三)领土的扩张。 (2) 罗马帝国开始前后的社会生活:(一)奴隶主的腐化堕落(二)游民无产者(三)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寄生性。第二课时(教材:演说术、老普利尼、建筑术、罗马文化的意义、三十七至  相似文献   
7.
第十章罗马国家的形成和扩张一、课时计划(教材分配及讲授纲要)第一课时(教材:意大利的自然条件和古代居民、一至三页)  相似文献   
8.
由于特殊时代新旧文明的交融冲突,由于特殊家庭的非凡际遇,张爱玲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在小说中从三个方面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角色身份的模糊性:女性思想观念的新旧并存、女性生存态势的强弱兼备以及女性人格特征的神魔交织.更重要的是,张爱玲小说塑造女性形象的这种技法是对中国文学女性书写传统的一次超越.  相似文献   
9.
第七章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发展一、课时计划第一课时(教材:希波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七三至七六页) (1)希波战争的原因:(一)前六世纪末的波斯和希腊 (二)米利都人的起义和战争的爆发 (2)希波战争的经过:(一)波斯的第一次攻势时期——前四九二至四九○年 (二)双方准备再战的时期——前四九○至四八○年 (三)波斯的第二次攻势时期——前四八○至四七九年 (四)战争的结束——前四四九年 (3)希波战争的意义:(一)希腊胜利的原因(战争性质对於战争胜败的关系、雅典的作用) (二)雅典在希腊地位的提高(雅典在防御波斯再犯希腊中的作用)第二课时(教材:雅典的强大和奴隶制度的发展、七六至七九页)  相似文献   
10.
论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女性意识的显现经历了偶露峥嵘、蓬勃发展、全面深化和黯然消亡这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张爱玲借助三篇少年习作完成了其女性意识由不自觉向自觉的转向,初步显现其女性意识;在第二阶段,张爱玲以两性关系为切入点,小说创作由从传统的男女关系出发去反思女性的生命存在的视角,转到书写男女两性的平行关系,再转向到颠覆传统男尊女卑关系书写男女关系的错位和倒置,其女性意识得到强力彰显和蓬勃发展;在第三阶段,张爱玲小说从男女焦虑、女性尴尬、女性裂变、颠覆男性等视角全面审视了在男性强权笼罩下女性存在的种种状态,实现了其女性意识的全面深化;在第四阶段,随着远离大陆熟悉的环境,再加上种种原因的存在,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要么背离了女性主义书写传统,要么仅仅重复曾经有过的视角和主题,其小说创作由于创造性、开拓性不够显示出女性意识的匮乏,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也就此迈向了黯然消亡的终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