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础教育中,人们总认为择校现象是教育发展不均衡本身的原因。其实时下流行的择校热与一些学校、家长对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偏颇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家长能够结合孩子的实际理性地对这一现象加以认识,就能够使孩子有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改从课程设置和实践上为进一步推动教改提供了有益尝试,但课程改革除依赖课程设置本身实践,还要求施教者在实践中超越新课程本身,深化对课改和教育的认识以增强动力,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3.
博白是全国最大的客家县,也是广西客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区.研究博白县的客家文化,对弘扬优秀的客家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博白客家人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素质,在长期的繁衍中形成了一种非常有凝聚力的感情心态,即客家精神.其具体表现在崇尚读书、兴学育人,崇尚武术、强身健体,刻苦耐劳、开拓进取,睦邻敬长、乐善好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各派德育理论,其主旋律是反对道德灌输,尊重道德的主体性和道德主体的自由意志,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对道德需要作溯源性研究,认为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道德需要源于道德实践,并建构出新的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深化校企合作的改革,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职业教育校企共建冠名班的举措,是一种颇具前瞻性的校企合作改革的新亮点.观念、目标和方式的前瞻性体现校企共建冠名班的前瞻性;校企共建冠名班的紧迫感、价值及其他方面的功能彰显其必要性;校企共建冠名班的合理性,集中体现在其有效地促成校企双方的互补行为、互惠行为、互利行为和互促行为的发生;认识上达成共识、时机和条件趋于成熟,是支撑校企冠名班共建具有可行性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的展开势必拉动学校文化的变革,促使学校文化转型,而学校文化转型关涉课程改革的发展前程;学校文化的转型涵盖学校主体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的转型。本文意在探寻深化课程改革的动力,为新课程的生长提供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7.
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关注学校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的推进势必拉动学校文化的变革,促使学校文化转型,而学校文化的转型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学校文化的转型涵盖学校主体的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的转型这四个基本维度。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关注学校文化转型,意在探寻深化课程改革的动力,为新课程的生长提供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世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改革总是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当今世界课程改革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主要受五对张力的拉动: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主体性教育观;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生态伦理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个性发展观。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观、生态伦理观、个性发展观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以及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知识的生产、积累、转化和运用,都直接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的的发展中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教育有助于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的生产、传播、转化和应用。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知识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广泛应用,而知识信息、科学技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离不开教育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场所.更是生产知识的产业,…  相似文献   
10.
要素组合课型方式是有效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课型,具有目标指向性、相对稳定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其价值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具体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操作框架。教学目标导向、学科导向、学习任务导向构成了要素组合的三大原则。要素组合课型方式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有机整合,可形成要素组合的自主式课型、合作式课型和探究式课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