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二七八《王养正传》,附载江西新城抗清义士“徐伯昌”死节事迹,云:“伯昌,字子期,唐王时由举人授兵部主事,改御史者也。”按“徐伯昌”为“涂伯昌”之误。涂伯昌,字子期,江西新城(今黎川)人,崇祯庚午科举人,隆武间授兵部主事,改御史,奉命督江西义旅。金声桓反清,涂伯昌举兵响应,守新城,城破,自经死,见徐《小腆纪传》卷五○及《(光绪)江西通志》卷一五五本传。所著《涂子一杯水》,收入《四库全书》别集类存目,《提要》误载其邑里为南昌。《明史》目录及《明史人名索引》、《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徐伯昌”名,皆连…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艺文志》"子部·谱录类·植物动物之属"载列《花部农谈》一种,作者焦循。本人对此存有异议。焦循《花部农谈》是一部戏曲论著,全书一卷,内容探讨清中叶流行于扬州的若干地方戏剧目,与动植物谱录全不相干。乾隆以来,花花杂杂的地方戏勃然兴起,与传统的昆曲争奇斗妍。士大夫囿于偏见,强分难俗,称昆腔为"雅部",而将  相似文献   
3.
《民国诗话丛编》作为古籍整理的一大工程,彰幽拯湮,功不可没。但在校点尤其是标点方面也存在一些失误,如人名、地名、书名的误标漏标,以及断句不当、文字讹误等。本文抉取其尤,分类条列指说,以期同行重视。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闲适诗中搏动着一颗“知足”之心。诗人常以不足为满足,与不如己者比,故能知足,甚且知愧。“兼济”之志是其“知足”、“知愧”心积极方面的根源;官场生活的教训、天命论以及佛、老思想的影响,是其“知足”心消极方面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中有“老骥 (或作“骥老”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数句,表达作者不甘迟暮奋发进取的“老骥”精神,传诵千古。 “老骥伏枥”当作何解 ?高校文科沿用多年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注云:“骥因年老力衰,故伏于槽中”。字面看去,此注不差,故照此讲授,历有年所。后读《汉书·李寻传》,传主对策有云:“马不伏历 (同“枥” ),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颜师古注:“伏历,谓伏槽历而秣之也。”又杜甫《高都护马总马行》诗有“雄姿未受伏枥恩”句,始觉以…  相似文献   
6.
张自烈是明末清初一位“严气正性”的名士和著作家,其交游之广、著述之丰,世所罕见。所撰《芑山文集》经清初至康熙中叶三次辑刻后遭禁毁,民国初年始刊入《豫章丛书》,今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规划项目子项目之一。通过版本考察与对比,整理者发现行世《豫章丛书》本与馆藏俞王爵校辑本同源,差异较小,而与馆藏清初叶瞻泉刻本无渊源关系,差异较大。这三种版本时代背景不同,风貌各异。取俞辑本以校《豫章丛书》本,使后者愈益完善,其中珍贵史料得以更好地发掘利用,便是今番点校整理的用意。  相似文献   
7.
明末复社活跃着一群声名赫奕的文人学士,内中有一个气性刚鲠的江西才子,名叫张自烈。张自烈,字尔公,号芑山,宜春人,生于万历二十五年。他五岁破蒙,十八岁进学,数十年寒窗苦读,可是无如命何,从十九岁至四十六岁十次参加乡试都落榜。是他不善于作八股文吗?不是的。且看他劲头十足地评选八股范文:《甲戌文辨》、《丁丑文辨》、《皇明历科程式》、《四书程墨文辨》……,出了一本又一本,分明是精于此道的行家。别人得了他的指引,早就做举人中进士了,可他自己却总是在监生这一级台阶上徘徊。原因在哪里?原来他生性跅弛不羁,自幼“操觚为文放恣纵横,辞必已出”,对于关系到科名成败人人必  相似文献   
8.
《清稗类钞》是集清代野史笔记之大成的一部类书 ,民初徐琦编纂。 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该书标点本 ,笔者偶尔发现几处人名标点有误 ,摘出如下 :《考试类》“各项特科之得人”条 :“康熙戊午举博学宏儒 ,得彭少宰、孙等五十人。”按 :“彭少宰、孙”实为一人 ,不当点断为二人。据《清史稿·选举志》 ,该科一等第一名为彭孙 ;据同书列传 ,彭孙官至吏部右侍郎 ,故称“少宰” ;《性理类》“程山学派”条 ,述清初南丰学者谢文氵存“与及门甘京、封氵睿危、龙光、曾日都、汤其仁、黄熙 ,时号‘程山六子’”。按 :句中“封氵睿危、龙光”…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