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谢茂林 《考试周刊》2011,(22):221-222
"差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特定的条件,如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者不当的施教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先天智力发育状况等,都有可能导致"差生"出现,所以转差就成了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转变"差生"就不可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唐代理财家刘晏针对当时盐政管理的种种弊端,继承和发扬了《管子》、桑弘羊等国家统制盐业管理思想的精华,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盐业管理思想,即认为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现实时代中,完全由国家直接控制盐业会带来很多弊病,国家统制盐业管理需要吸收自由放任的盐业管理中的积极因素,借助商品经济的手段控制盐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史称其盐业管理方法“法益精密,官无遗利”.开创了宋、元、明、清时期形成主流的盐业管理“通商”思想.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盐业管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盐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加上国土辽阔,盐的制售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国家产生后,盐业对国家财政等有较大影响。先秦时期,国家意义上的盐业管理开始产生,盐业管理已具有一定的指导思想与制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商鞅等的盐业管理思想与实践,影响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盐业管理的始终。研究总结先秦时期的盐业管理思想,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盐业管理的产生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