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张洁作品一改早期曾有的诗情审美的一面,逐渐显露出反诗情、反审美的另一种美学品格——审丑,在《无字》中审丑的美学品格表现得尤为鲜明突出。主要体现为:剥离真爱理想男人的"面具,"揭破人类的假相,解构历史的神话,揭示人类生存的荒诞、虚无和无意义。《无字》通过审丑恰在否定中建构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礼仪的内涵,按照现代礼仪要求,塑造良好的美的交际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现代礼仪教育是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3.
张洁创作《无字》因与个人经历过于紧密而招来非议,从创作视角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建构、作品主题的内蕴去分析童年缺失性经验对张洁创作《无字》的影响,可以从中揭开《无字》艺术创作的奥秘。  相似文献   
4.
研究张洁《无字》,对进一步确立张洁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是很有意义的.张洁在《无字》里以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直觉使用大量隐喻表达作者的某种意念、思想和情绪.本文主要分析张洁如何通过能指如"篮筐"、"窗"、"擦洗餐叉""无字"去隐喻所指,含蓄描绘了一家三代女主人公悲剧性命运并赋予了象征寓意,从而把握《无字》文本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5.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太深重的苦难恐怕难以表述,太饱满的感情恐怕无法言说,是曰《无字》。"为写《无字》,张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凝聚了莫大的心血,用了整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手段。学理论课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目的,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制定人才培育目标,并相应地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文学启蒙人性意识渐进体现三个方面:本能欲望描绘、情感抒写与理性思考、主体自我人格建构。随着人性意识的不断渐进,新时期文学人性意识启蒙内涵在中国文学进程中愈来愈显示其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一封信中,阐述了对现实主义典型观的精辟见解,即“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它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指导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起着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随着当代小说艺术创作观念的变化,当代世界文坛上,有人说:典型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正如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纳塔丽·萨罗特所说的:就现在看来,重要的不是继续不断地增加文学作品的典型人物,而是表现矛盾感情的同时存在,并尽可能刻划出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当前中国文坛上,也随着中国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文学呈现多元的变更;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侵入,典型观深受拒斥,认为文学应“向内转”,表现非理性的个体经验。那么,中国当前小说创作到底要不要进行典型创作,要不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认为,在中国当前这个特定的变革时代,很需要一批真正伟大的作家为变革中的人民创作,创造一批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弘扬时代主旋律。作家有责任努力地遵循“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时代树立文学的丰碑。因此,今日重提恩格斯关于典型观的阐述,有着它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