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对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的判断200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预示我国民办教育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进入一个法制化时代。时至今日,《民办教育促进法》已颁布两年多,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也已颁布实施一周年,我国民办教育  相似文献   
2.
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渊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通过外部制度的建设和内部权力体系的合理配置来实现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同样需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在外部制度方面,核心是实现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独立,这是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建构的基础。在内部权力配置方面,要建立二元管理体制,实现学校决策与管理的完全分离;要完善学校决策机构,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完善监督机制,增进监督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民办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事件风波,反映出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以促使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需要进一步规范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探求有利于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为民办教育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2004年《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的颁布,本应是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件喜事,却激起轩然大波,不但因民办学校税收问题引发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争议案件数量激增,而且还出现了因税收问题民办学校诉税收部门的事件,更为重要的是还导致全国各地对民办学校的税收政策的极不一致状态.浙江、湖南等省对所有类型的民办学校都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除个人所得税外,税不进校;而一些省的个别地区对不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历教育也收企业所得税.在这种现实背景下,确实需要对现行的民办学校税收政策作一精细梳理,以发现其间的矛盾与冲突,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服务这一行政管理理念的建立为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可能路径主要包括: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拨付生均公用经费、给予税收优惠等.政府公共财政在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资助对象、政府管理与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办教育地方立法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制定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本身说明民办教育事业正受到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后,可以发现,对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这具体表现在:民办学校的身份归属,仍然模糊不清;出台的扶持政策,力度有限;政府给予民办学校的优惠待遇,比较有限;法律赋予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民办学校的退出机制,程序上有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应该说颁布该文件的宗旨是好的,即通过给予教育事业以税收优惠,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其制定过程中未能充分地考虑到我国民办教育多系投资办学的实际情况,更主要的是未能与《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很好地衔接,因此,《通知》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许多争议。可以说,《通知》的实施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民办学校的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得到落实,造成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事实上的不平等待遇,而这现象是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的民办学校具有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的原则相冲突的。  相似文献   
8.
《民办教育促进法》:现实与历史的双重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现实需要《民办教育促进法》1.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中国是个人口众多、低收入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虽然使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它也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一部分先行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先富”目标的人口,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愿意为子女接受“好一点的教育”、“有特色的教育”而择校支付费用;甚至一部分看似并不富裕的社会阶层和家庭也热衷于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择校热”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社会现象。二是财政性公共教育经费的增加赶不上教育需求的急速发展,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成为制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1993年左右开始,全国范围内扩展了不同形式的“公立中小学转制试点”工作(这些学校通称为“转制学校”)。这一试点引起了无数争议:赞成者认为是一种新机制的尝试,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反对者认为没有根本性的创新,倒是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不公平竞争。与争议相伴的转制学校在1998年前后迅速增长,一些地区出现了转制学校数量超过民办学校的现象;转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性、“翻牌学校”、高收费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曝光。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未明确是否将“转制学校”列为规范对象,但随后出台的《实施条例》第六条对“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做出了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并明确指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这些内容在相当程度上被认为是专门针对“转制学校”而定的。规范转制行为,明确转制学校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为此,本刊特邀几位专家学者对转制问题的来龙去脉、现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抛砖引玉,以供研究和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制定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本身说明民办教育事业正受到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后,可以发现,对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这具体表现在:民办学校的身份归属,仍然模糊不清;出台的扶持政策,力度有限;政府给予民办学校的优惠待遇,比较有限;法律赋予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民办学校的退出机制,程序上有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