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初期,词体创作除遵循晚唐五代花间一脉外,还逐渐呈现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张先则是其实践者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他在词体创作手法上对诗体的借鉴,突出表现为典故运用的日益频繁和化诗入词手法的大面积使用,这使得张先的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还是意境上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诗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朱淑真在封建桎梏下承受着爱情与婚姻给她带来的不幸以及世人的诽谤.在这样一个没有温情的世界里,她唯有寄情于梅花,与之心灵交感、相依相伴,慨叹自己生命的不完满,并表现出孤高坚毅、与现实不相妥协的刚强性格.她的一生充分展现了一个封建女子残缺的心灵生活以及封建礼教对女性合理追求的残酷禁锢,表达了她对人性、对社会的控诉和谴责.  相似文献   
3.
北宋初期,词继承了晚唐五代的颓靡风气,内容上以“侧艳”为主,题材描写整体趋向狭窄化、单一化。居于此时的词人张先以自己丰富的创作首先对词的题材作了较大程度的拓展,既降低了情词的比例,又丰富了其它题材的创作,透露了明显的诗性特点。突出表现在题材描写的真实性与生活化、题序的频繁使用、儒家诗教的引入三个方面,对当时的词坛来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诗为词”的出现是对北宋初中期颓靡词坛一个强有力的冲击,它改变了词体在某个发展时期内固有的本质特征,也改变了词体的发展道路。它的创作倾向由苏轼处获得成熟定型后,大致形成以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式的雄旷激越;张先、晏殊、欧阳修、晏几道式的风流闲雅为主的两条线路,分别影响了以后的“苏辛派”与“周姜派”词人,直至近代。  相似文献   
5.
北宋初期 ,词继承了晚唐五代的颓靡风气 ,内容上以“侧艳”为主 ,题材描写整体趋向狭窄化、单一化。居于此时的词人张先以自己丰富的创作首先对词的题材作了较大程度的拓展 ,既降低了情词的比例 ,又丰富了其它题材的创作 ,透露了明显的诗性特点。突出表现在题材描写的真实性与生活化、题序的频繁使用、儒家诗教的引入三个方面 ,对当时的词坛来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宋初期,词体创作除遵循晚唐五代花间一脉外,还逐渐呈现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张先则是其实践者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他在词体创作手法上对诗体的借鉴,突出表现为典故运用的日益频繁和化诗入词手法的大面积使用,这使得张先的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还是意境上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诗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北宋初期,词体创作除遵循晚唐五代花间一脉外,还逐渐呈现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张先则是其实践者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他在词体创作手法上对诗体的借鉴,突出表现为典故运用的日益频繁和化诗入词手法的大面积使用,这使得张先的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还是意境上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诗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以诗为词”可以说是因苏轼词的风格和作法而得名的,但它并非始于苏轼。从北宋初到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经历了它的酝酿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这个发展轨迹当中,有潘阆、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等一批各具特点的词人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或创作理论,从题材、语言、风格、手法等方面逐步发展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为苏轼对其的成熟作了先期准备。  相似文献   
9.
"以诗为词"的出现是对北宋初中期颓靡词坛一个强有力的冲击,它改交了词体原有的特征,也改变了词体的发展趋势.它的创作倾向由苏轼处获得成熟定型后,大致形成了以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式的雄旷激越和以张先、晏殊、欧阳修、晏几道式的风流闲雅为主的两条线,分别影响了以后的"苏辛派"与"周姜派"词人,直至近代.  相似文献   
10.
"以诗为词"可以说是因苏轼词的风格和作法而得名的,但它并非始于苏轼.从北宋初到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经历了它的酝酿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这个发展轨迹当中,有潘阆、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等一批各具特点的词人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或创作理论,从题材、语言、风格、手法等方面逐步发展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为苏轼对其的成熟作了先期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