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魂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建设,会出现班集体涣散等现象,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通过开展演讲活动建设精神文化,符合班级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立足班级学情,制定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学生围绕目标,通过情深意切的演讲,达到激励、引导或劝阻的目的.演讲活动的运用,能使班集体朝预期目标有序迈进,健全班级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23日以来内蒙古赤峰市新建城区玉龙、王府、锦秀等18个居民小区陆续有4000余人饮用自来水后患病,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场举国关注的水污染事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被污染,导致居民饮水难,用水难,本文通过对赤峰市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的了解,从地下水污染层面,对此次水污染事件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拓展,课堂有效教学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已有研究者提出若干开展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但走进教学一线可以发现,高屋建瓴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仍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多数教师仍基于自身经验进行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笔者认为,关于物理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可以从其反面即以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教学行为作为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名校集团化办学是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手段.在办学实践中,校际层面、教师层面和外部层面都面临诸多困境.可以通过改变集团组建方式,提高集团成员的匹配程度;化"融入"为"融创",避免"同质化"现象;以"六G"为抓手,做好文化共识、集团共治、队伍共建、课程共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等措施,对集团组织文化进行重组.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根基,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本文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融入高职院校育人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存在的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师资队伍不足、文化实践活动缺乏等问题,提出理论育人、课程育人、师资育人、教材育人、环境育人等措施充分践行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实体式”集团化办学是名校集团化办学最普遍存在的一种办学模式,它能有效地解决资源分配不均、“择校热”等问题。该种办学模式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名校和子校区之间存在学校文化的冲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种办学模式下子校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建议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对子校区学校文化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