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特点是反对逻各斯中心论,反对真理性观念,是一种具有反对基础主义,思想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当前的翻译教学依然坚持意义不变的本质论,抹杀了主体的差异性。把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改变了对传统权威的盲目崇拜,为翻译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解构主义对语言、意义本质的论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思路,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有较大启示.解构主义认为文本本身的意义是由译文决定的,而不是原文决定的.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译文读者看,归化的翻译方法对于译文的生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研究经验现象中的形式与关系的心理学.文学翻译要求翻译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角度进入到语境、历史和文化的宏观环境中."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整体性"、"闭合性"和"同构性"原则,对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解构主义认为文本本身的意义是由译文决定的,其对语言、意义本质的论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思路。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翻译研究从根本上确立了译者地位的重要性,使译者摆脱了传统"等值"标准的束缚。译者不再是原文的附庸,译者需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翻译实践活动才能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6.
阐释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阐释学理论关于“理解历史性”、“效果历史”、“视野融合”的论述强调了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互动活动。  相似文献   
7.
阐释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互动活动,词义翻译又是翻译之根本。而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原作的选材、理解、翻译策略的选择都体现了主体性能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接受理论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的接受为指归。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译者要考虑儿童在心理生理发育水平、知识经验、文化修养、人生阅历、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儿童文学及其翻译的特点和要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揭示本文的主题——儿童文学翻译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进步与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促进了翻转课堂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把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使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可以有效帮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走出当前发展的困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升大学翻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是研究意义意向与意义现实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传统哲学关于主客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儿童文学及其翻译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特点和要求,现象学的意向性原则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