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块著名的根据地,它形成的时间较早,规模较大,坚持的时间较长,考察其原因,其中最主要一条,就是鄂豫皖边区建立了一支人数从多,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过得硬,能形成领导核心的中坚力量——中共鄂豫皖根据地地方的党组织.本人试就鄂豫皖根据地党组织的建设问题,如下初步探讨。1 不断发展与壮大党的队伍,这是搞好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2.
澳门经济发展概况及其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门在16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30年代,曾是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国际商埠。20世纪60年代以后,澳门经济经过长时间衰落之后开始持续增长,形成了出口加工业、旅游博彩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建筑业四大经济支柱,其经济特点为:1.以博彩为中心的旅游业成为第一大产业;2.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小,分散经营;3.对外依赖性很大;4.产业门类不齐全,行业分布过于集中。  相似文献   
3.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湘鄂赣边区人民英勇奋斗十年,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树了不朽的业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这块根据地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过去人们对这块根据地历史的研究,也同其它根据地历史的研究一样,往往偏重于政治、军事斗争等方面,都没有认真地研究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刘仁荣等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科研所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在任何学校,任何学科,都应该毫无例外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我们历史系根据自已的专业特点,应当采取什么形式把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从去年以来,已摸索出一些经验。今年元月,四年级师生百余人参加了省委统一组织的鄂西地区的党史调查工作。两个多月来,我们根据系党总支的要求,结合调查始终坚持了劳动。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我们更  相似文献   
5.
洪湖苏区是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包括荆江(长江从宜昌至城陵矶一段叫做荆江)两岸广大地区——江陵、石首、监利、沔阳、潜江、华容、南县、公安等县。 1931年7月,蒋介石调集三十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反革命围攻。与此同时,蒋介石又调徐源泉等部进犯洪湖苏区。  相似文献   
6.
1 1927年4月至7月,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相继在上海、武汉等地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被葬送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中国革命进行到最巨大的转折和震荡的时代。”为了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和挽救革命事业,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了改组,成立了以周恩来、李维汉、李立三、张太雷、张国焘为首的党的临时中央常委。13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发表对时局宣言,对日趋反动的武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在中共鄂东特委的领导下,英雄的黄(安)、麻(城)人民举行了武装起义,在大别山区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支起义部队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在鄂豫皖边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成为当时我们党领导创建革命根据地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大别山区.在党的"八七"会议和"六大"决议精神指引下,从1927年冬至1929年冬,在鄂豫皖边区先后爆发了黄(安)麻(城)起义、商(城)南起义,六(安)霍(山)起义等三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并创建了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上述三块根据地合并组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而使这块根据地进入大发展时期.这期间,鄂豫皖边区军民继续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同敌人  相似文献   
9.
在民主革命时期,鄂豫皖边界地区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比较多,曾出现一个较大的革命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鄂豫皖苏区党和红军的创建者与领导人。在鄂豫皖苏区创建过程中,党中央也曾陆续派进许多干部参加党政军领导,其中大部分亦是知识分子。这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一年四月,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的中共中央,派张国焘等来到鄂豫皖边区。五月十二日,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张国焘任书记兼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取得了鄂豫皖党政军的领导地位。从此,他顽固地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特别是在肃反和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犯了严重错误,结果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绝大部分丧失,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对此,张国焘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可是,他在《我的回忆》一书中却散布种种谬论,妄图用谎言欺骗不明真相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