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园诗话》初论谭再励《随园诗话》是清代中叶袁枚(字子才)撰写的一部诗话著作。袁枚在诗中提“性灵”诗学理论,以反拟古、重个性、求创新为旨趣,较准确地揭示了诗歌审美特性,在当时与后世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性灵”理论的提出,其实并非始于袁枚。郭绍虞先生就...  相似文献   
2.
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学艺术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家对于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依靠什么先天的本能,而是社会实践的结果。作家所以要写作品,总是有一定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喜怒哀乐的情感要表现出来。近几年来,不少的同志把创作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引问了作家心理活动的领域。为此,我想仅就文学创作中的情感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激情充溢 引起创作冲动 饱满、充溢的情感是作家创作动因和灵感产生的源泉。在作家的心目中,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带有情感的色彩。文学作品只有在作家的情感激发起来.才能往成功地创造出来。所以,作家的情感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作家眼前的世界常常是情感的世界.这是生活实际所决定的。一个人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生活的每一步进程.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世态传貌,都会表示一定的情感:顺利完成任务,感到轻松和愉快;突然失去亲人.觉得痛苦和悲伤;面对敌人的挑衅,产生激动和愤怒… ··,这些突发性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激起作家巨大的感情波澜,使作家不能自禁,萌发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