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论战的深层原因几乎都可以归结到中西文化观念的冲突,中西之辩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焦虑,而启蒙与救亡的两大时代主题则使得20世纪中国的中西之辩从来就是互相牵制,互相渗透。整体否定的文化策略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成为20世纪中西之辩的主要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
以《心灵史》为标志,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从文化寻根进入到血缘寻根阶段。《心灵史》的杰出之处在于它对20世纪中国小说宗教母题叙事的发展,一方面,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文化比较中体现宗教价值取向的理念,使伊斯兰宗教文化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诗性的阐释与定位,另一方面,作者在叙述中的激情投入不仅体现了现代文学宗教母题叙事模式的扩张,而且体现了当代知识者对宗教价值取向自由言说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鲁迅乡土创作的主题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创伤应该引入主题学的方法与原则来阐释,就鲁迅的乡土创作而言,他以乡土环境的空间定位、意象营构的对比模式与意义结构的双声对话等艺术创造为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叙事范式,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学乡土主题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诗学的建构完成了从形式论到语言论的创造性转换过程,这种转换的原因既有西方哲学与语言学的影响,也有西方语言诗歌的启示,而更重要的是中国当代诗歌自身发展要求突破定于一尊的意识形态话语的束缚。这种转换的最突出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割裂了诗歌语言与伪乌托邦的同盟,二是将诗歌拉回到了语言本身,三是通过解放无意识建立起了语言与无意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伊藤虎丸认为鲁迅对于外来文化采取的是"抵抗性接受"的态度;一是鲁迅从来不接受既成的理论、信念和教条;二是鲁迅接受任何一种理论信念,都要"在自身内部来寻求逆转";三是"回心"式的"以抵抗为媒介"的特点。通过对鲁迅的这种思维方式的研究,伊藤虎丸反省与批判了日本战后近代化的问题。伊藤虎丸的鲁迅论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他在鲁迅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既是时代问题,也是他自我生命主体内部不断纠结的问题;其次,伊藤虎丸的问题是哲学性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些问题所具有的情感性特征;再次,这些问题不是偶然的,突发的,漂移的,或者转瞬即逝的,而是一种"执着之念"。伊藤虎丸的鲁迅论对当下中国鲁迅研究的启示在于,在鲁迅研究明显地走向专业化、学术化、学院化的时代里,鲁迅研究更需要鲁迅精神的回归,鲁迅研究者只有切实地以自己的精神主体去感受时代的律动,才会有真正的问题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个宗教的经典对妇女问题所做出直接或间接的回答无不打上创始时代社会态势与思想背景的烙印 目前世界上拥有众多信徒的几大宗教如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道教等,都是由男性先知、觉悟者所创立,虽然各个宗教创建的时代与条件环境并不一样,但它们几乎都是适应父权制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达丽  谭桂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4):106-109,116
学位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论文的选题方面要注意找准适合自己的领域,要有较为宽阔的学理空间,要有利于自己的学术素质的提升。论文的写作要讲究学术规范,要追求学术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8.
生命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几千年的正统学缺少生命的力度,中国现代学对于生命的感受、体验与表述则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现代学的生命体验与传统学的生命意识大相径庭,这是因为中西学在20世纪初的交汇使现代学对生命的体验有了全新的理论参照。但如何加强当前学研究中对生命体验的自觉把握,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池田大作认为"师生之心"是<论语>的支柱,这种"师生之心"意指教师要尊重青年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弟子应有清晰的了解,对于学生而言,"师生之心"还包括学生为了使老师永垂不朽而进行的斗争.池田大作对<论语>的兴趣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语>在处理天人关系、人人关系上表述出的"共生哲学",二是关于人的修身方面表现出的伦理改革意向.池田大作还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指出儒和佛都具有人本主义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0.
启蒙母题叙事的双声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中国启蒙文学的一部经典性作品,《马桥词典》在叙事上具有一种双声对话的复义结构,具体表现在:(一)在言说启蒙话语的同时,用马桥话语解构启蒙话语,(二)将祛魅与含魅这两种逆反的叙事意向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启蒙母题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