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评新桂系的"四大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20年代末蒋桂战争后,新桂系与蒋介石国民党中央分庭抗礼,势不两立。为巩固在广西的割据统治,新桂系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大建设"。新桂系的"四大建设"是蒋桂矛盾的产物,其重心是军事建设,其它建设成效很有限,但各项建设措施多少也促进了近代广西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阶段。中国人民空前觉醒和团结,形成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掀起民族革命高潮。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已经锻炼成熟,成为革命的坚强领导者。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中国人民去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1941年皖南事变中,桂系积极参予策划反共,以实力帮助蒋介石进攻新四军,这是蒋介石敢于发动此次严重反共事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次桂系积极支持蒋介石反共,除了其一贯仇视人民革命力量的反动本性之外,他们还企图借助蒋介石的军事力量把新四军从江淮地区驱逐出去,以便独占这块地盘。然而,蒋桂合作反共中又互相争夺,矛盾不断发展,桂系不得不对反共内战有所改变,以利用国共矛盾,维护自身利益。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斗争中,正确分析了国民党各派的动态,正确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从而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没有搞清楚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邓小平的这一论述,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错误的、模糊的认识,解决了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战斗最艰苦、最激烈的战役在十分被动不利的形势下,红军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作用,鼓舞士气,激发无比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最后突破敌人重兵封锁包围,胜利渡过湘江红军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与时俱进精神、务实精神和以人为本精神,从而成为夺取战斗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行政督察制度是新桂系统治广西时期的一项重要行政制度,在全国为首创。新桂系创设这一制度,旨在加强全省行政统一和省政府的权威,确保其政令的贯彻实施。它是新桂系集权政治在行政运作上的表现,虽然在实施中也存在缺陷和弊端,但成效是明显的,对维护新桂系的割据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李宗仁、黄绍竑为首的广西新兴军事势力,削平群雄,先后消灭了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部,驱逐了侵桂图粤的云南军阀唐继尧,成功地统一了广西。李、黄在短短的两、三年内,以微少的兵力,打败强大的敌人,完成了统一广西的大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到广东革命政府的支持和援助。而广东革命政府对李、黄的支援,主要是通过廖仲恺和李济深来实施的。廖仲恺在广西统一的历史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广西地处广东的西部。粤桂两省毗邻,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近代以来,两广政局常常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陆荣廷统治广  相似文献   
8.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集团统一广西后,不久就正式归属了广东革命政府。以后,他们在实现两广统一、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等重大的斗争过程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出师北伐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与蒋介石合谋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从此开始走上了公开反革命的罪恶道路。为什么新桂系的政治态度很快就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呢?这是值得认真总结的一个历史问题。考查一下新桂系走上反动道路的主要过程及其基本原因,对于研究新桂系军阀史以及中华民国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根据所能接触到的资料,对此课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九二六年七月,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开始了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斗争。至十一月,北伐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胜利。当时,蒋介石集团却怀着险恶的目的,把南昌作为大本营,加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的勾结,挑起了旨在篡权、另立中央的“迁都之争”。一九二七年三月,蒋的“迁都”阴谋被挫败。以后,他除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外,尤为注重拉拢和组织国内的反动势力,抓  相似文献   
9.
马君武改造国民性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造国民性,重塑民族精神,是五四时期的热门话题。民主革命家马君武从20世纪初就十分关注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吸取世界现代明成果以开启民智,破除旧道德、建设新道德,普及教育、提倡科学教育,精神明与物质明的建设同时并举,造就明国民等主张,并努力去实践。他的思想和实践,对新化运动的兴起具有先驱性意义,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蒋桂矛盾与桂林抗战文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的形成,与桂系在政治上的开明进步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利用桂系与蒋介石的矛盾,正确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和推动抗战文化运动,是桂林“文化城”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