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营养胁迫下,发现水稻穗部枝梗和颖花一些主要生理性状,如N、P、K、叶和鞘、可溶性糖、叶绿素等都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表明它们分别受到不同的基因型控制。但枝梗和颖花的分化,除了与P和主茎干物重/分蘖干物重,有显著和极显著的正遗传相关外,与其它生理性状都没有达到显著遗传相关性,但如果不考虑相关显著,仅考虑它们的相关系数的大小,显然是P>N>K,这与一般理论不相符。穗部的枝梗及颖花退化数,与所有这些生理性状均无遗传相关性。为了解释这一试验结果,我们提出了关于水稻幼穗枝梗颖花分化发育过程中,对植株体内或土壤中N、P和K因需求量不同,而引起的反应强度和敏感性不同的假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了经典的和最近的一些研究资料,根据植物光周期诱导与光敏色素的关系,光敏色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植物体内和细胞中的分布和定位、光周期诱导过程中物质代谢的变化,建立了一种光敏色素控制植物开花的分子模型。此模型称为光敏色素-光感蛋白-cAMP环化酶或其它诱发产生第二信使的蛋白质的偶联模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稻源和库的生物学关系,应用模糊数学原理推导水稻群体中个体状态的源和库的模糊控制方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籼型小粒稻各次枝梗及其颖花分化发育和退化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关系,发现一次枝梗及其颖花与二次枝梗及其颖花之间,在分化和退化过程中有较大的竞争性;增加有效二次枝梗及其颖花数,比增加有效一次枝梗得其颖花数,对增加总有效颖花数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依据前人对水稻群体状态的源和库的生物学关系的研究结果,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水稻群体状态的源和库的模糊控制方程组。该方程组演算的结果,与前人的试验结果基本拟合。  相似文献   
6.
根据1987年晚稻试验结果,对水稻穗部17个经济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16个经济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大小不同,其中以一、二次枝梗的实粒数和粒重的直接效应最大,但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互为负效应的矛盾关系(即负间接通径系统最大),并认为粒重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二次枝梗的实粒数,是提高单株产量的主要途径,还讨论了增加二次枝梗及其谷粒数的可行途径,提出了生理育种是今后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关键之一的论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