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与水平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师所面临的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树立先进教育理念,重树教师职责观;丰富人文素质,提升教师专业精神;改进专业实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组知识结构,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强化自主学习,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视校本研究,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依据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紧扣高职高专课程思政的内容覆盖面和价值引领,以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为例,对全校2135名学生和30名教师进行了课程思政现状问卷调查,通过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建设“三个全面教育人”的办学体制;确立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人才培养计划;建强主力军,打造三类思政课堂三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路径,并反思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期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真正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为国家培养优质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反思性教学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高师历史学科中实施反思性教学,要养成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拓展了历史教师的发展空间,让历史教师成为了研究型学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为例,尝试并总结了以口述项目为依托的口述史在高师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过程,探索出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呈现了口述史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是师范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也是人类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品质。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所以加强对师范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师范院校近年来生源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出现,如何构建衡量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标准?以吉林师大辽源分院培养方案和教育部有关文件为依据,制定出师范生的心理素质标准,以及结合学科教学贯彻此标准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1934年到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那场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薪火不熄,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征程中更凸现出生机活力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课程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教学内容中知识密度大,专业化倾向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繁、难、偏、旧的情况,使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学叙事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方式,在开阔研究视野和拓展研究方法方面,对许多学科都具有一种推动的作用,成为教师科研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