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2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银网巨星──黑珍珠海曼玫珍她静静地长眠在美国洛杉矶市印古尔鲁多公园的墓碑下,然而,她那精湛的排球技艺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她,就是80年代叱咤风云的前美国女排主攻手海曼。世界女排第一重炮手弗洛·海曼,身高1米96.是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2.
绳跨过定滑轮拉物体的速度分解问题,是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直接应用。学生在分析和解答这类问题时,由于受到力的分解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分不清哪是合速度哪是分速度而导致错误。笔者以为,若采用如下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便能较好地克服思维障碍。1分解法用分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好两点:一是因轻绳不可伸长,那么在绳绷紧时沿绳方向的速度一定处处相等;二是物体实际的速度才是合速度。例如图1,人用轻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拉物体,若人以速度ν0匀速前进,当AB段绳与水平方向成α角时,求物体的速度。解析由于物体的速度才是合速度,故将…  相似文献   
3.
“魔鬼”大松博文传奇玫珍大松博文,这位昔日世界著名女排教练,曾率领日本女排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三次冠军、一次亚军,使原本默默无闻的日本女排一举跃入世界强队之列,并打破了自世界女排锦标赛举办以来由前苏联队垄断冠军的局面。当时,以“贝家”队为主体的日本女排...  相似文献   
4.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前途无望感、自卑低落感和孤独无助感。护理工作的重点是积极的心理调护,并提出心理诱导、支持和鼓励的具体方法。经对照,心理调护对增强病人出院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预防复发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终身学习时代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即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英语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培养他们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的英语教育理念、英语教育评价理念、英语教学计划制定和管理理念都应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6.
对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技术媒体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的要求,作为教师如何来适应这一要求,文章从教学中对教学技术媒体的认识及运用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掷球人     
在河南鹤壁某公园,每逢周末,3个中年男子便会定时出现在公园里的地掷球场上,一呆就是2~3小时,不管烈日当空还是乌云密布。三位纯业余选手凭着对地掷球的热爱,无怨无悔地与地掷球已相伴10余载,在他们心中埋藏着一个共同的梦想——实现中国男子金属地掷球在世锦赛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阅读仪式感是“传播仪式”的一个重要表征。传播仪式观是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他认为传播仪式观并非指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指共享信仰的表征。①正如张颐武教授所言,“仪式感一面是一种人在生活中对于价值观的敬畏所造成的庄重,一面是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尊重所展现出的典雅”。②笔者认为,阅读仪式感是在共同的场景中受众与传播主体在传播过程中共享价值和信仰所呈现出的情态和方式,体现了传受双方的共同意识和集体记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受众逐渐向移动客户端转移,参与者在移动阅读中形成碎片化、娱乐化、社交化、浅表化的共享价值观,人神对话、人际交流、文明象征的阅读仪式感日益蜕化,黑格尔将读报行为当作现代人晨间祈祷的代用品的神话意义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和人民对于辛亥革命及其引起的革命运动有过密切的关系.现将我国关于"辛亥革命与日本"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介绍如下.一概况中国革命同盟会是在孙文从欧洲回到东京的1905年6月成立的,日本有志人士也参加了成立工作,平野义太郎在《大亚细亚主义的历史基础》(河出书房1945年出版)一书中详细叙述了当时的状况,不过,这本书是在太平洋战争的末期为了拥护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思想而写的.壮山康夫在《近代中国与日本》(法律文化社1958年出版)一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文化系统发生根本性变革、文学被重新定义的年代。这一时期,文学的雅俗碰撞尤为激烈,雅俗内涵变化尤为频繁。从《新小说》到《玉梨集》,从《小说月报》到《礼拜六》,从京派到海派,每一次文学雅俗身份的重新确认,都是文学对自身的一次再定义,是该时期文学价值重建的一种方式。正是这种雅俗制衡,构成该时期中国文学的阶段性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