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谷瑞雪 《教育与职业》2007,(24):184-185
1940年,抗大移驻邢台浆水,与延安相比,办学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抗大联系实际,在继承延安抗大光荣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敌后实际,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实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新的办学方式,创出新战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使抗大"越抗越大".文章主要研究了抗大总校在敌后的办学情况.  相似文献   
2.
:义和团运动自 1898年在蒋家庄首举义旗 ,运动迅猛发展 ,此后直隶境内的义和团由南向北发展 ,到 190 0年春在京津保地区形成高潮 ,可以说直鲁两省义和团运动的早期斗争是高潮到来的基础 ,而高潮的出现 ,则是早期斗争的继续与发展。而决非“主力转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宋神宗是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他曾任用王安石变法 ,进行过元丰改制 ,从他的用人和改制两方面可看出他的吏治思想 :厚禄养廉。但这一措施没能改变他上台时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 ,其主要原因在于宋朝的封建专制体制  相似文献   
4.
1871~1890年俾斯麦任宰相期间,依据现实政治原则,在不断变化的局势下,灵活地运用外交手段,成功地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外交体系,有力地防止了反德同盟的出现.他外交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地缘政治的深刻认识上制定的务实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5.
诞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抗日军政大学(下文简称抗大),其办学目的是把来自不同背景、思想觉悟参差不齐、文化水平不一的爱国青年,培养成肩负起民族解放重任的优秀军政人才。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不仅将学校办了起来,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实行全新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圆满完成了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抗大总校在邢台浆水办学两年多,积极参与和支援根据地建设,不仅提高了人民抵御日寇的能力,并为邢西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郭守敬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思维方式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分析他的思想方法和逻辑思维,总结他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经验和指导原则,无论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还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都有其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勘察和走访,力图展示邢台市文物古迹的现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新形势下保护利用的对策,以期献言资政,达到弘扬民族精神,发挥文物古迹最大社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940年11月~1943年1月抗大总校移驻华北敌后,在这里抗大利用百团大战胜利后相对安定的环境,大力推进学校的正规化建设,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办分校,从而开创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不仅是河北邢台抗战和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而且为中国革命和教育史增添了光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