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市0-7岁残疾儿童家庭康复需求的状况,为政府部门建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支持体系提供参考建议,对133名北京市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共5类残疾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残疾儿童家长对咨讯支持、经济支持和专业支持需求强烈,对服务支持和精神支持也有较强需求。残疾孩子的母亲对咨讯支持需求显著高于残疾孩子的父亲,40岁以上的被试对精神支持需求显著高于40岁以下的被试,残疾程度为重度(一级)的家庭对精神支持需求显著高于其他残疾程度儿童家庭。研究者认为北京市0-7岁残疾儿童家庭康复需求强烈,相关部门和机构应适时给予残疾儿童及其家庭适当的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北京市0~6岁残疾儿童家长教育需求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3名北京籍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共5类残疾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0~6岁残疾儿童家长教育需求广泛而迫切,在各维度都呈现出高需求。其中,残疾儿童家长对法律政策需求、专业指导与专业合作需求显著高于其他教育需求。填表人身份、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儿童残疾程度和接受康复训练情况对家长教育需求有显著影响。建议尽快建立残疾儿童家庭服务支持体系,多形式、多渠道满足0~6岁残疾儿童家庭的需求,开展有效家长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为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孤独量表,在北京市四所普通小学四到六年级1276名小学生中筛查出144名学业不良儿童为被试进行团体测查,另外在一般儿童中简单随机抽取227名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学业不良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情感温暖"及"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三个维度得分和一般儿童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儿童(P<0.001);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模式与一般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模式在回归方程中存在差异.对学业不良儿童,母亲的惩罚严厉和父亲的温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而对一般儿童,母亲的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温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结论: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父母应改变其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待学业不良子女时,尤其要减少母亲采取严厉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