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1]给出了计算费马点与重心的距离公式,本文给出计算费马点与“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旁心、界心)距离的统一公式.为此,我们先约定:用 a、b、c、p、s 分别表示△ABC 的边长、半周长和面积;F、E、G、O、J、H、I_1、I_2、I_3分别表示△ABC 的费马点、界心、重心、外心、内心、垂心及∠A、∠B、∠C内的旁心;x、y、z 分别表示 FA、FB、FC.于是,我们有:定理1 设 D、E 分别为△ABC 的边AC、AB(所在直线)上的点,BD 与 CE 交于点Q,若(AD)/(DC)=λ,(AE)/(EB)=μ,点 P 为△ABC 所在平  相似文献   
2.
数列作为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特殊地位.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题,每年除了客观性试题考察“三基”外,都有一道综合性的解答题,并且常作为压轴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这种综合题常将数列和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解析几何等知识融为一体,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除了要有扎实的“三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及技巧方能奏效.本人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将数列高考试题进行分类解析,意在为正在进行高三复习的师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命题 △ABC各角顶点与对边n(n>2)等分点的连线中,相邻两连线分别交于P、Q、R。则AP、BQ、CR三线共点于△ABC的重心。 证明:如图,设AP、BQ、CR分别交△ABC的三边于P′、Q′、R′。  相似文献   
4.
5.
题目 有人编了一个程序:从1开始,交错地做加法或乘法(第一次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乘法).每次加法,将上次的运算结果加2或加3;每次做乘法,将上次的运算结果乘2或乘3.例如:30可以这样得到:  相似文献   
6.
我们先约定:用a、b、c、p分别表示△ABC的边长和半周长;F、K、E、G、O、I、H、I1、I2、I3分别表示ΔABC的费马点、界心、九点圆的圆心、重心、外心、内心、垂心及∠A、∠B、∠C内的旁心;m、n、r分别表示KA、KB、KC的长度.于是,我们有  相似文献   
7.
数列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从试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较简单的计算题(主要是文科)考查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公式  相似文献   
8.
纵观历年(1977年至2007年)高考试题,不难知道,在2004年以前,仅在1985年全国高考理科试卷上,以附加题的形式考过:求已知三次曲线在给定的区间上,某点的切线在y轴上截距的最小值;1998年全国高考理科考过:以三次函数为载体,主要考查的是函数以及平面解析几何知识;再就是2000年北京、安徽在春季招生和2003年上海高考中分别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