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在罗素那里,专名的意义就是其所指。但关于所指的对象是什么,罗素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使得罗素对专名范围的划定越来越小,以至于最后从理论上取消了专名存在的必要性。在这变化的现象背后,是他的亲知原则在起作用。在早期,罗素从亲知原则出发,制定了一个符号成为专名的标准;在中期把“这”和“那”看成真正的专名,以及在后期认为可以用一束性质的名称来代替专名,则是对亲知原则的进一步贯彻。亲知原则始终是罗素意义理论乃至其整个认识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罗素利用现代逻辑对包含摹状词的语句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它们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的逻辑形式.与对罗素哲学的传统看法相反,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初衷,既不在于解决存在悖论,也非对其<数学原则>中所谓迈农式的实在论观点作自我批判,但其目的仍在于消解此类实在论观点所引进的多余形而上学实体.与其早期指谓理论相比,该理论显示了逻辑分析对于解决哲学问题的重要性,标志着分析哲学的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3.
休谟因果观的实质在于把因果关系看成是人心习惯联想的产物。这一理论对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因果性问题的考察,休谟论证了形而上学的荒谬性,为达到其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建立人性科学体系作了必要准备;其次,通过因果观,休谟引出了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知识论的中心内容;再次,休谟还通过因果观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反抽象论及对本体论问题的“存疑”。  相似文献   
4.
陈波教授撰写的《奎因哲学研究》一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奎因哲学的专著。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 ,作者力图按照奎因哲学的内在逻辑 ,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考察 ,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此外该书作者把奎因哲学放在大陆哲学这一背景下进行评价 ,也显新意迭出。书中在评述奎因哲学的同时 ,还表现了对中国学术事业的极大关切  相似文献   
5.
罗素理想语言的意义理论是指称论.整个理想语言体系意指整个世界,分子命题及原子命题意指各种分子事实及原子事实,而理想语言中的简单符号即专名和关系词则意指简单对象.单就简单符号及简单对象来说,其简单性的标准是亲知.亲知既是意义理解的必要标准,也是意义理解的充分标准.  相似文献   
6.
陈波教授撰写的《奎因哲学研究》一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奎因哲学的专。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作力图按照奎因哲学的内在逻辑,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考察,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此书该书作把奎因哲学放在大陆哲学这一背景下进行评价,也显新意迭出。书中在评述奎因哲学的同时,还表现了对中国学术事业的极大关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