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渊雷先生主编的《〈三国志〉今注今译》,各部分的注释有不尽如人意处。如对郡、县治所的的注释,体例不够统一,有注目相同而注文有详有略甚至前后抵牾等。本文试举九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充分列举旁证,辨析苏先生的注释中因对史实失考以致有失客观之处,并对其个别注释作些进一步的申述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诗经·周南·关睢》无论从形式方面或从内容方面来考察,我觉得似有错简。现在,为讨论方便起见,不妨先把原诗移录在下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相似文献   
3.
许穆夫人是春秋时代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一带)人,嫁给许国(今河南省许昌市、县一带)国君穆公,称许穆夫人。她被称为我国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她的诗作,公认的是《诗经》中的《鄘风·载驰》一篇。存有疑问的是《诗经》中的《邶风·泉水》和《卫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对文艺问题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亲切的指导,发表了大量有关革命文艺工作的指导性的论著,如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与元人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简称《王西厢》),被誉为描写崔莺莺和张生爱情故事的“双璧”,在中国古典戏曲史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王西厢》的全部剧情,皆以《董西厢》为其依据。不仅  相似文献   
6.
早在我国明清两代,《牡丹亭》就有不少改编本,但毕竟距今久远,不宜在今天的舞台上演出。就是今人搬演全剧者亦甚少,一般只选其中的片断或单出上演,如《春香闹学》、《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一九八二年南方昆剧会演期间,江苏、上海昆剧院团搬演了全剧,也夫见其改编本的发表。现仅能见到的是过去上海出版的《牡丹亭》的  相似文献   
7.
《洛阳宫殿簿》曰:“许昌宫景福殿七间”。可见景福殿在许昌宫中。《典略》曰:“魏明帝将东巡,恐夏热,故许昌作殿,名曰景福。既成,命人赋之。”于是朝士各尽其才,写出诸多赋篇。如何叔平、韦诞等写了《景福殿赋》,卞兰、缪袭、杨修等写出《许昌宫赋》,尽管题目有别,却都对景福殿作了描写,此类赋在内容上极写宫苑的富丽,烘托都城的繁华,歌颂祖宗及当代统治者的功绩;在形式上铺  相似文献   
8.
“人是文学的材料”。戏剧文学作品(其它文学作品也大都如此)中的艺术形象主要的是人物形象。剧作的思想意义是通过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没有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就很难体现作品的思想意义。而没有人物形象的分析,也就无法挖掘作品——高尔基喻之为“青草复盖着的堡垒”——的思想意义。戏曲教学中那种“说主题”“说性格”之所以缺乏力量,正是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分析。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是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