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多重互动性、创造性和语篇性。首先,认为翻译活动是“作者——文本——译者”这一交际过程中三个元素的互动,而不是像传统语文学一样,仅仅以作者为中心,认为译者是作者的仆人,同样也不同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性主义,认为翻译活动.必须忠实于原文,甚至是要达到等效、等值;其次,翻译活动是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本的基础上的再创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创造空间;再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兼顾译文的语篇特征。将此理论加以引用,对于《水调歌头·中秋》的译作进行分析,论证了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级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本文重点从词汇的搭配意义、功能句式及语篇组织等三个层面予以选取、分析;同时揭示了这三个层面对于高级英语教学的启示,试图探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即写作、翻译水平的模式,从而为高级英语课程写作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