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康熙帝是中外历史上少有的爱好科学的帝王,他在组织科技活动、进行科技管理方面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主要表现在:他大胆采用先进的西方历法、任用懂得科学的传教士、组织全国性的地理大测量、成立算学馆、组织编撰<律历渊源>、培育御稻等.这些活动和举措反映出康熙帝为清初科技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明末湖北黄州麻城县士绅居士梅之焕为个案,探讨士绅的宗教信仰与儒家思想、社会生活的关系,窥探具有浓重儒家思想的士绅如何参禅,及其在佛教影响下如何参与地方社会、具有怎样的精神生活.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讲述梅之焕与僧人的交往以及建寺修庙等事佛活动;分析他参禅事佛的出发点——“济人利物”,即他找到了儒释的这一契合点;并论述在佛教观念的影响下,梅之焕积极参与地方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构建独特的心灵空间.作为士绅和佛教居士的双重身份,梅之焕既葆有士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又流露出其参禅的特性,提高了其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3.
4.
康熙帝的科技活动和管理举措@赖玉芹$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博士研究生,430070~~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清初康熙年间的学者毛奇龄学术研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经学以经世",他对民间礼俗的关注是他研究礼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毛奇龄考经论道,依托古礼,批驳纠正现实社会中的悖礼和偏激的行为;合理诠释古礼,辩驳歧义;顺应时代变化,质疑某些古礼的立意。毛奇龄辨正礼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忠孝贞烈要合礼而行,二是变易风俗要因时制宜,三是关注妇女以达到家庭和谐。毛奇龄辨析礼俗,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感而发,隐含着对生命的珍惜,对人之常情的宽容,对女性的关怀。他的这些思想观念,已超越了同时代纯粹宣扬王道教化之正统士人,越出了封建礼制的藩篱,闪耀着启蒙思想的火花。毛奇龄以一介学者的独特方式关注现实,关心民众,展现了一个儒者经世救道的抱负和才能。  相似文献   
6.
汤斌顺应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以振兴儒学为己任,讲求实效,为处于困境中的理学增添经世致用的因子。在学术上,他不辨门户,不主空谈,提倡读经,认真考证,为扭转明末空谈的学风作出了贡献,并推动了清初学术由理学向经世致用之学、继而向经学考据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席泽宗先生《论康熙科学政策的失误》一中的部分结论和论证.诸如立论前提、康熙学习科学的目的和动机、用人和培养人才及《律历渊源》的编撰等问题值得商榷。导致康熙科技政策失误的原因很多.但不能让康熙对近代中国科学落伍承担过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土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均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复杂情况。将乡土文化融入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之中,对于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责任意识,促进其对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增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