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豆茶决明(Cassia nomame)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豆茶决明(Cassia nomame(sieb)Kitag)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存在混倍现象,85%的细胞为16条染色体,13%的细胞为20条染色体,其余2%的细胞为14、18、22条染色体不等,根据李懋学等(1985)关于染色体计数的标准,豆茶决明的染色体数为2n=16,对其核型分析表明,8对染色体中,7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1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较为对称,核型类型为1A,核型公式为K_(2n)=2x=16=14m+2sm。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海绿豆(PhaseolusdemissusKitag)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x=22=12M+8m+2sm.即11对染色体中,6对为正中着丝粒染色体,4对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1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核型类型为1B  相似文献   
3.
苦参不同器官中的生物碱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不同器官中的生物碱含量,为该资源植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分析测定了辽宁产苦参不同器官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含量.[结果]各类器官,除叶片外,氧化苦参碱含量均显著超过苦参碱含量;苦参碱含量以种子中的为最高,占干重的0.065%,其次为茎(0.034%)、根(0.016%)、叶(0.013%);氧化苦参碱含量以根最高,占干重的3.847%,其次为种子(1.982%)、茎(0.140%),叶中未检测到;粗老根(直径大于1 cm)与细嫩根(直径在0.5~1.0 cm)中的两种生物碱含量差别不大.[结论]达到一定生长年限后,生物碱积累不再有明显增加而趋于饱和;大部分器官中,氧化苦参碱含量高于苦参碱含量;种子及茎更适合作为苦参碱的提取器官.  相似文献   
4.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K_(2n)=2x=14=2M=12m,即7对染色体中,1对为正中着丝粒染色体,6对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核型类型为1B  相似文献   
5.
高粱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抗虫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自花受粉后2~6h, 通过花粉管通道将含抗虫基因的重组质粒PAPID-CpTI导入到合子内.所得702粒种子经1000ppm的卡钠霉素初选后,PCR、Southern检测分别得到18株、5株阳性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1%、0.86%.结果表明得到了转基因高粱,证明了花粉管通道法可以将抗虫基因导入到高粱体内,获得抗虫的转基因高粱.  相似文献   
6.
吲哚乙酸(IAA)对大蒜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12和0mol/L的IAA对大蒜进行生根处理7天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生根数量及根质量的变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大蒜根生长发育与IAA浓度呈正相关,10^-9mol/LIAA最利于大蒜根生长发育,随IAA浓度进一步升高,反而抑制根的生长发育。吲哚乙酸对大蒜根的生长调控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7.
吲哚乙酸(IAA)诱导月季枝条生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0^-4,10^-5,10^-6,10^-7,10^-8,10^-9,10^-10mol/L的IAA诱导月季枝条生根。结果表明随IAA浓度升高。生根率及根数量先呈现上升趋势,至IAA浓度为10^-8mol/L时,生根率和根数量均达到最高,生根率达到47%,根数量达到3条/枝。之后,随IAA浓度进一步升高,生根率及根数量又呈现下降趋势,至10^-5mol/L时,降至对照之下。吲哚乙酸对月季枝条根发生的调控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根,较高浓度抑制生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