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审美化理论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美学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本试图从审美化理论兴起的原因、特征等方面对之作一粗浅的理论概括和评价,以期引起理论对该问题深层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3.
<正>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必有哲学内核。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哲学的基础,真正的哲学必须具有、也必然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1],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达与理论精髓。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全面把握“六个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教育思想与卢梭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继承又超越的关系,这种关系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的上,马克思继承了卢梭提出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的观点,但在对人的理解上,马克思实现了从卢梭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超越;二是在教育理念上,马克思继承了卢梭所提出的人的自然发展观,但又把卢梭的个人自然发展观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以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教育的立足点是建立在既定的政治共同体还是建立在未来的理想契约社会为标尺,可以把西方教育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德性教育和自由教育两种范式.卢梭及其<爱弥尔>在教育史上的最大贡献在于实现了一场教育范式的根本性转换:从德性教育转向自由教育.这一转换构成了卢梭实现"教育上哥白尼革命"(杜威语)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一体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统筹规划高校本硕博三个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找到整合不同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理念和逻辑主线,制定并实施本硕博三个阶段教学内容层级化和教学重点整体化两个方案,是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思维范式的视域,我们可以把西方哲学的整个发展历史分为两种思维方式:一是以追求外界的永恒实体和超验本质为根本旨趣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一是专注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为根本目的的实践论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实现了一场思维范式的根本转换:即从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实践证明以原著深化课程的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在运用原著深化课程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以原著来注解原理、以导读取代原著阅读的一些误区,努力把握三个着力点:一是以整体性作为原著深化“原理”课教学的结合点;二是以重点问题作为原著深化“原理”课教学的切入点;三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论作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