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上半月刊)刊发了郭秀平老师的《历史教学能用“人造史料”吗?》一文,文章对当前评优课中较为常见的人造史料引入课堂问题进行了探讨,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对郭老师的某些观点却不能完全赞同。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高中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课程改革后出现了4个版本的历史教材,使中学师生有了选择的机会,但这也带来了表述不一致的问题。如大象版《历史》“必修Ⅰ”第20页说:“1380年,他(朱元璋)下令革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作为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相似文献   
3.
唐五代时期登上词坛的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虽然缺乏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而产生不出积极的社会教育作用,但其词特别是入宋后的词作,却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蓄无穷,被称之为“神秀”之作;艺术境界高大阔远,语言天成自然,流走如珠;冯煦在《蒿阉论词》中称其词“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尝有。”特别是他把词的创作从狭窄的、虚浮的“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