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师德建设面临考验,教师必须发挥全方位的美育功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美育角色的全面实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身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高雅的气质,成为学生直观的审美对象;教师扮演着言传身教、启迪智慧、形象示范的美育角色,这种良好的审美体验将伴随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经由历代接受者的拒斥误解和想象追慕,作为专有名词的"魏晋风度",其内在特征固然和历史的魏晋士人无法分割,但更重要的却是有赖于现代学人的集体建构。魏晋风度的内涵包括二个层面:一是它的社会内涵,即它是那个时代思想解放的产物,是那个特殊时代社会的文化心理的产物;二是它的美学诗学内涵,即它是魏晋士人内在品格、精神气质的美学显现;是魏晋文章所负载的文辞之美。在魏晋名士身上,具体表现为:玄妙其心,至大其神,放达其身。后世学者从不同层面使用了这一词汇。  相似文献   
3.
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建立集约型课堂教学模块,整合教材内容,合理划分教学单元和专题;借鉴接受美学的思路,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知性与智性的流动的学术视野;应“材”施教,创设“情境”,应“己”施教,倡导“有特点的课堂”教学;渗透自主学习理念,“多层次、合目的、重实效”的改革作业体系,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4.
阿Q与套中人都有典型性类型化、由喜剧转化为悲剧、受到统治阶级思想毒害的共同特征。也有不同之处:阿Q是农民,套中人是小知识分子;阿Q有革命要求,套中人则完全服从;阿Q用精神胜利法战胜别人,套中人则用套子辖制别人。  相似文献   
5.
农家女形象出现在西方近代文学中,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的破产、乡村的城市化、城市意识和城市生态伦理的熏染、女性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这些形象与社会为女性提供的现实和精神的生存空间,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评价语境相关联。其中有农家女命运的共性特征,也具有不同的民族特性和个体差异。这些形象以文学的方式记载和言说着女性解放的历程,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农家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理念的变迁和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