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重评“大明宝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发行起,其购买力一直下跌,加上纸币流通不广,且认受性低,故在15世纪初期已经完全被市场淘汰,只有官府仍然有限度地使用。传统史家一般把明代纸币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政府滥发钞票所致,这似乎把问题过于简单化,而忽略货币制度的设计与推行的问题。“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除了因为发钞过多外,其致命伤更在于制度上的设计不足,特别是明政府在未建立公众信心以前,没有效法宋、元为纸币设立准备金制度,以稳固“大明宝钞”的币值。  相似文献   
2.
上海机器织布局初期的发展并不顺利,主持人郑观应乃向北洋大臣李鸿章建议,为该企业提供十年的专利经营权,打算以此保护织布局的利益,以抗衡外国棉纺织品的输入,可惜事与愿违。学术界历来对此评价不一,但研究共同点,都主要集中于专利权是否有利于抗衡外国棉纺织品输入的讨论。至于专利权的合理性,以及对本土棉纺织业的影响,则较少注意。  相似文献   
3.
两汉俸禄考     
著名历史学家全汉升认为"中古自然经济"是自汉魏以后开始出现的,可是种种迹象显示,自然经济化情况在两汉之际已开始出现。两汉俸给由西汉时以钱币为主转变为东汉时的半钱半谷,汉晋以后则发展为以实物支付为主的模式,可见,中古自然经济的发展有其历史渊源,而战争及币材不足只是当中较表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可能是受到当时货币思想倒退,甚至出现反货币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