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关于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的报道为源文本,将《中国日报》、新华网英文版、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同主题报道作为对照文本,深入剖析中西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在所指一致时能指符号所表现出的偏离与重合。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其新闻报道行为具有译者属性,记者与译者身份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会出现"译写融合";西方媒体对十九大的报道在新闻标题与导语、对等方式与呈现策略等方面出现了能指的偏离。为了弥合中国事件在国际表达中的"空白",中方记者作为译者在书写本国事件时应该加强文化互文意识,遵循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并合理采用文化杂糅的译写策略,促进中西话语的能指重合,实现中国声音的国际创意传播与话语对接。  相似文献   
2.
英语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对英语多样性的研究在英国乃至全世界都获得很高的重视。戴恩.戴维斯的《现代英语的多样性》,表达了对语言民族性和多样性变体的包容,又展现出女性学者对新语言现象特有的敏锐。全书基于经典语言学理论,搭建起庞大的多学科变体研究体系,对英语多样性研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