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仍呈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刑事作案人员中,14至 25岁青少年占 60%以上,其中14至17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逐年递增,青少年吸毒问题也有发展趋势,这不能不令人警醒和深思。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使他们健康的成长,有效地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我们应研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测问题。 一、违法犯罪预测的可能性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自身发展的过程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卡尔·马克思曾说,俄国历史中的18世纪是“民族高涨的世纪”.俄罗斯部族在这个时候形成为俄罗斯民族.俄罗斯部族形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过程从17世纪就开始了,而在18世纪中叶方告完成.到这一时期为止,在俄国人民生活中已显露出来不是个别的,而是完整的民族的全部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已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课题,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是新时期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必然反映。教育基本规律之一教育体制必须同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科技进步和化传统相适应,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经济建设,教育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教育规律,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新型教育体制,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征,有效地实施教育可以防止犯罪的产生。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可以将违法犯罪降到最低限度,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5.
在各高校,法学共同课被列入德育课的内容之一,它以独立的学科形式进行授课.如何使德育教育同法律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如何在有限的法学共同课授课时数内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必须加速改革。要突破传统的偏重教书本知识的应试教育模式,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突出创新意识培养,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教学方法,确立新的师德观。  相似文献   
7.
论青少年违法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青少年违法的心理因素赵奎志青少年违法的原因很复杂,概括说来,既有外部的客观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其内部的心理因素。我们研究青少年违法的心理因素,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意识,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的心理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品德课中必须加强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代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完善,而且更需要知识的创新。为此,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思想品德课对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创新教育。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创新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时代特征,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  相似文献   
9.
在青少年学生中,有些学生存在自卑感,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他人比较,觉得自己在知识、能力、体貌等方面,不如别人;另一种是面对要做的事试图达到目标,怀  相似文献   
10.
大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无数事实告诉我们 ,一个人能否成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 ,而且取决于他的意志和品质 ,也就是说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不仅要成为知识的前沿和载体 ,更应成为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摇篮。对此 ,思想品德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就必须转变观念 ,根据时代的要求 ,对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现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