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爱听、爱看童话是幼儿天性使然,童话也确实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易渗透进他们幼稚的心灵。童话创作多以“幻想”的方式实现,“幻想”为了实现“愿望”,常常驾着夸张、变形的“马车”奔跑在思维的羊肠小道上,于是“荒诞”产生了。“有一次我在上海看见一个中国人,他的耳朵长得非常大,大到可以当披风,下雨的时候,他就钻到耳朵底下去,又暖和、又舒服。当天气特别不好的时候,他就请他的朋友和熟人住在自己的耳朵里”。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反抗行为”是一种消极性行为,但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看,“反抗行为”又是规范内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当幼儿屡屡出现“反抗行为”时,教师应该反思班级规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论童话的荒诞与幼儿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荒诞性”是童话在三大母题创作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荒诞”童话作品冲击了几十年来把童话和儿童文学当作儿童教育工具的传统模式,其新奇、热闹、滑稽、怪诞的美学特征与幼儿的审美意识相契合,体现了幼儿轻松、娱乐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4.
“荒诞性”是童话在三大母题创作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荒诞”童话作品冲击了几十年来把童话和儿童文学当作儿童教育工具的传统模式,其新奇、热闹、滑稽、怪诞的美学特征与幼儿的审美意识相契合,体现了幼儿轻松、娱乐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5.
浅谈幼儿教师角色观念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走出“常套角色” ,树立新型师幼观1 从教育活动的“独奏者”向“合奏者”、“伴奏者”转换。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基本上是以分科教学为主 ,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预先安排的上课为主。教师扮演的是教育活动的“独奏者” ,幼儿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完全由教师决定 ,幼儿不具备学习的心理准备 ,也不知道学这些为了什么。在以教师“独奏”为主的活动中 ,教师也花费了很大力气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教育效果却不理想 ,因为幼儿的活动动机和愿望不是内在自发的需要 ,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就不能被调动和维持。在…  相似文献   
6.
班级规范是指在班级人际交往与互动中,调整班集体要求与个体需求关系的幼儿普遍拥有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持续的参照标准。幼儿园班级规范教育是指在班级的人际交往互动中,使幼儿认识、遵从规范,以形成自觉习惯的活动。幼儿从认识规范到自觉遵守规范,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初步社会化的过程。心理学家一般将社会化分为有意的社会化和无意的社会化。有意的社会化是指成人为使下一代接受某些规范和价值,依照预定的计划,采取适当的步骤直接教导他们遵从这些规范和价值。幼儿园班级规范的直接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  相似文献   
7.
“荒诞性”是童话在三大母题创作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荒诞”童话作品冲击了几十年来把童话和儿童文学当作儿童教育工具的传统模式,其新奇、热闹、滑稽、怪诞的关学特征与幼儿的审美意识相契合,体现了幼儿轻松、娱乐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8.
上午11∶00 ,大班音乐活动。在活动结束前 ,教师组织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小青蛙和害虫。在游戏中 ,“演员”和“观众”都比较兴奋 ,因为前20分钟幼儿基本上坐在坐位上 ,几位爱动的幼儿早己按捺不住了。在“演员”紧张、惊险的一追一逃中 ,“观众”也兴奋地鼓掌、呐喊。这时 ,教师看到保育员已经把饭菜端过来了 ,便宣布游戏结束 ,请幼儿把头饰收起来 ,但“演员”们兴致正高 ,仍在追逐。教师皱了皱眉头 ,又大声宣布一遍 :“请小朋友们把头饰送到我这儿来 ,其他小朋友请回坐位 ,准备洗手吃饭!”虽然教师的音量盖过了喧闹声 …  相似文献   
9.
上午11:00,大班音乐活动。在活动结束前,教师组织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小青蛙和害虫。在游戏中,“演员”和“观众”都比较兴奋,因为前20分钟幼儿基本上坐在坐位上,几位爱动的幼儿早己按捺不住了。在“演员”紧张、惊险的一追一逃中,“观众”也兴奋地鼓掌、呐喊。这时,教师看到保育员已经把饭菜端过来了,便  相似文献   
10.
班级规范是指在班级人际交往与互动中,调整班集体要求与个体需求关系的幼儿普遍拥有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持续的参照标准。幼儿园班级规范教育是指在班级的人际交往互动中,使幼儿认识、遵从规范,以形成自觉习惯的活动。幼儿从认识规范到自觉遵守规范,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初步社会化的过程。心理学家一般将社会化分为有意的社会化和无意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