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汉代戍边的戍卒役期一般为一年.服役期满的戍卒,即为罢卒,开始复员返乡.戍所根据戍卒名籍,制好罢卒名籍,同时戍所也为罢卒返乡做好其他的准备工作.罢卒应该上交所配备的公家的兵器.各燧的罢卒先后被带领到候官、太守府,然后集中罢遣.罢卒返乡路上,仍由官吏带领,饮食费用则由国家提供.罢卒的行进速度似乎也有某种规定.罢卒在到达各自郡国后,可能由各自所属之县派员去迎接,并最终被带领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2.
先秦秦汉的年龄分层与年龄称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示年龄分层的年龄称谓在先秦时已经出现,年龄分层此时已经初步形成。秦汉时期年龄分层和年龄称谓承先启后,一方面其渐趋细致和准确;另一方面,奠定了魏晋以后丁中制的基础,其影响深远直至今日。  相似文献   
3.
秦汉国家以法令和诏书的形式,对老幼人群实行优养。王杖制度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老年人权益。对王杖授予者的资格,除年龄外,应尚有其他要求。对老幼犯罪者刑罚上的宽贷,秦汉的规定是有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宽免年龄的扩大和需承担法律责任的罪行的减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